這是因為早在來到鬥羅殿遺址,見到了第一代天使神千靈韻成神的經過後,他的心底就有個想法在萌芽。那便是自己想要依靠信仰之力凝聚神位,這神位該如何選擇呢?正巧,天使神神位破碎了。

這也表明天使神所掌控的規則,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是空缺了的。那麼他之後所要凝聚神位的方向,無疑能從這個角度上貼靠。

不過天使神的方向,終歸和自己有些不搭。畢竟天使神神位所掌控的規則是什麼?光明、太陽、天空、秩序、審判…

雜七雜八。

如果是繼承神位的話,那倒不用在意所謂的方向。只要經歷完神考,讓神位親和度達標就行,但是自己凝聚的話就不一樣啊!

至少當時沒有佐證時,塵君亭就是這麼想的。而事實表明,他當時的猜想並沒錯。

天使神神位所掌控的規則,有的是源自於天使這一武魂的本身,有的大概是千靈韻在收集信仰、凝聚神位之時所踐行的道路。

剛好,這次的獎勵就有證明這一點。

也剛好,這條路和天使武魂相得益彰。

於是他就想著,什麼能和七殺劍搭。

因為歸根結底,在斗羅大陸這個世界,武魂才是一個強者的根本。若是自己之後想要凝聚神位,那絕對離不開武魂這個關鍵。

而七殺劍呢?

除了劍本身以外,就重在一個“殺”字!

所以塵君亭在那之後帶著古天晨一起闖蕩殺戮之都,不外乎有著這個想法的影響。

誰都知道(其實也不是),神界有三位赫赫有名的,和殺戮有關的神祇。一曰修羅神,神界委員會的五大神王之一,更是唐三的其中一個神位;二曰羅剎神,神界的主神之一,自比比東身死,神位空缺;三曰殺神,這個倒不熟,雖然是修羅神的下屬,但只知道他在執法過程中死了。

想來在這三位神中,獨屬殺神最差勁。

不過不管怎麼說,這三位神祇都符合七殺劍武魂中的“殺”字。只是對於修羅神這一神位,塵君亭從始至終就絕不會抱有希望。因為那是屬於唐三的,如果他不放手,那誰能得到?所以剩下的也唯有殺神和羅剎神。

其實在一開始時,塵君亭本來想著能不能在殺戮之都得到所謂的羅剎神或者殺神的傳承,不用真正繼承神位,只要有機會參加神考就行。不曾想,他最後卻在殺戮之都入了毀滅之神的眼,如願得到羅剎神的神考。

所以在自己凝聚神位的道路上,塵君亭就打著參考天使神和羅剎神的職責去凝聚神位。至於掌控的規則就定在裁決、審判、殺戮…這一些符合七殺劍,又符合兩大神位的方向。反正天使神神位破碎了,不用擔心。

而殺戮這一條,倒也不差一個兩個。

只是在得到這次的獎勵後,他發現自己的想法相較於兩位神王而言,還是保守了。

因為後兩者的獎勵裡,或多或少還夾雜著一個內容。嗯…準確來說,主要是《羅剎神神位凝聚之法》中所夾雜著的內容。大概意思是:如何去掠奪其他神位掌控的規則。

顯然,初代羅剎神有成功過。

至於誰是那個被掠奪者…

答案不言而喻。

因為羅剎神神位中的殺戮不比其他。

舉兩個例子,比如天使神、海神。在天使神之前,神界就已經有了光明之神,祂掌控的規則就是光明。可顯然,天使神神位有一部分權柄是和光明之神重複的。但實際上,這部分權柄並不是天使神主動掠奪來的,而是她在凝聚神位時,由於武魂自身的緣故,演變出了這個權柄,僅此而已。

至於初代海神波塞東也差不多,但又有區別。他凝聚的神位是海神,但他的武魂從本質上,卻和水無關。因此他所凝聚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