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鬥靈帝國應當做出如何行動,朝堂內產生了不一樣的聲音,相互的意見也被分成兩種。

其一,是勸和。

理由是從大局觀出發的話,兩國相爭會讓他們國力衰微,這反而會便宜日月帝國。

到頭來,他們鬥靈帝國的壓力就大了。

其二,是不關我事高高掛起。

他們的理由嘛…

新皇剛剛登基,若做出什麼舉動就怕朝政不穩。簡而言之,單純不想蹚這遭渾水。

毫無疑問,這是一條無所作為的下策。

可實際上,相較於這兩種聲音,暗地裡還有第三種。只是除了雪峰自己知道外,就只有那個出計策的人了。而這,便是鄔道所言的:與其費力勸和,不如激化矛盾,也實施分化瓦解之計,以毒攻毒,並派兵馬擇其強者結盟,滅亡勢弱者,帶來利益最大化。

此計一出,不可謂不毒。

但同樣的,這也是一條上策。

誰曾想,這上中下三條計策,當時的雪峰經過一番深思熟慮後,偏偏出人意料地選擇下策。

不!準確來說,他當時暫且選擇下策。

將不蹚渾水變為了坐山觀虎鬥。

畢竟鄔道那條計策實在太毒,用之恐有不詳,而且一個不注意,後遺症還大得很。

相較於此,還不如任由天魂帝國和星羅帝國的局勢發展。若是兩國真到了那種地步的話…到時候可也怪不得他雪峰不客氣了。

畢竟天與弗取,反受其咎;時至不行,反受其殃。客氣了日月,還不如造福鬥靈。

只是令他沒想到的是,這場衝突才進行了幾個月,就被徹底化解了。而且這下兩國之間也將國內的矛頭徹底對準了日月帝國。

眼下,再加上先前的獵魂行動…

“兩國起戰已經是師出有名了。”

不知何時闔上雙眼的雪峰稍加思量,等到他再次睜開雙眼時,目光宛如鋒芒畢露。

“來人。”

“陛下。”

一名太監從御書房外走進,躬身候命。

“傳朕口諭,令鬥靈影衛搜查出一位在皇城的日月奸細。告知其不論如何都要從他口中掘出日月帝國謀害朕皇兄的‘切實’證據!”

雪峰在“切實”二字稍稍加重,然後瞥了一眼瞭然的太監,“既然清楚,那就去吧。”

“遵旨。”

等到太監退下,雪峰又道:“來人,宣首相、李帥、戈洪將軍還有鄔先生前來見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