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家興覺得他爹分析的不無道理,如果自家也趁這個空檔買輛牛車回來,肯定會遭來村民的嫉妒。
聽到相公要買驢車張氏特別高興,這樣以後翻地就輕鬆了,回孃家也會方便很多。
大嫂孃家在距離竹溪村二十五里外的小河村,每次為了在孃家多待一會,清晨天剛亮就得出發,來回要走兩三個時辰的路,實在是累的慌。
更何況小兩口還要輪番抱著兒子,還有帶給爹孃的禮物,久而久之,張氏開始害怕回孃家,因為每次從孃家回來,都要歇上一兩日,腿才不那麼痛。
有了牛車就不同了,不但可以節省很多時間,回孃家也更有面子。
雖然她特別希望家中現在就買輛牛車,但聽完公公的話,立馬放棄了先前的想法,距離開春翻地還有幾個月時間呢!
等兩個小叔子買驢車的風波過去,自家再買牛車也不遲,如果都趕在一起,一定會引起村民的懷疑。
如果讓他們得知是靠賣草藥賺來的銀兩,說不得還會去找村長鬧,如果遇到那不講理的村民,或許還會說山上的東西是集體的,而不是個人的,在要求他們家把賺到的銀子,平均分給大家,那就得不償失了。
“爹,我贊同您的想法,牛車就先不買了,您覺得什麼時候買合適,咱再買也不遲。”大嫂想了一會開口說道。
“老大,還是聽你爹的吧!過段時間咱再買,就先別與你兩個弟弟湊熱鬧了。”
陳母與老頭子打拼這麼多年,才有瞭如今還算不錯的生活,她太瞭解村民的嫉妒心有多強了。
當年村民得知陳父跑商賺了錢,不知在背後說了多少酸話,說得最多的就是老伴常年在外跑商,肯定會被外面的世界迷了眼,早晚會把她們母子拋棄了……等等。
所以陳母也贊同老伴的想法,就是有些擔心兒子不理解。
“娘,我腦子雖不如兩個弟弟靈活,卻也不傻,我明白爹的用意,買牛的事聽你們安排就是。”
“好,你明白就好,爹不是不買,只是晚些時日買而已。”陳父把咬了一半的窩窩頭放下,對著陳家興說道。
陳家興聞言點了點頭,表示一切都聽爹孃的,吃過早飯就去挑水劈柴了。
在鎮上擺了一個多月攤子,大嫂是越來越有生意頭腦了,竟然學會了隨著季節變化,增減攤子上新品貨物。
這不看天氣漸漸涼了下來,竟然又在攤子上增加了鞋墊,蘆葦花棉鞋,小娃娃的手套,襪套等。
為了攤上能多幾樣可供顧客挑選的商品,吃過早飯,大嫂就回房爭分奪秒做活去了。
“收山貨嘞!”陳家瑞一邊推車往前走,一邊喊道。
“小夥子,你可有段時間沒過來了,家中都已經攢幾十斤山貨了,就等著你來收呢!”
陳家瑞剛進大窪村沒多久,第一個賣他木耳的那個大娘就走了過來。
“嗯!一直在家忙著收秋,昨天才都收拾利落。”
“哦!原來是這樣啊!還是有田地好啊!哪像我們住在大山裡的人,祖祖輩輩只能靠打獵採山貨為生。”大娘一邊走一邊感嘆的說道。
“大娘,我們村地不多,每家也只有幾畝,如果是好年頭,除去交賦稅,還能有點剩餘,要是趕上乾旱年頭,連口糧都不夠。
我還羨慕住在大山裡的村民呢!吃葷腥都不用花錢,還可以品嚐到各種山貨美食。多好啊!”陳家瑞對走在前面的趙大娘說道。
“小夥子真會說,可惜大娘沒有閨女,不然一定選你做女婿。”
趙大娘很喜歡長相俊秀且有耐性的陳家瑞,便打趣道。
大娘的話剛說完,身後的陳家瑞就紅了臉。
“你這小夥子怎麼還不好意思了,別看大娘家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