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裡人看到小溪如此能幹,沒有一個不羨慕陳家旺的,為什麼人家娶得媳婦如此勤快,在回過頭來看自家婆娘,真是天差地別。

自從小溪背兩個孩子下田打豬草的事,傳到陳家老兩口耳中後,可把他們心疼壞了,孩子那麼小,地裡蚊蟲又多,這要是咬到可怎麼辦。

最後與大兒媳一合計,乾脆讓小溪出去幹活時,直接把孩子送去老宅,他們幫忙照看。

得知小溪竟趁自己不在家,背孩子下田打豬草,陳家旺心中很不是滋味,雖然他每天忙裡忙外很累,但媳婦一個人在家帶兩個孩子,還要負責做家務,也並不輕鬆。

他本是打算把老孃接來家中,幫忙照看兩個孩子的,這樣她與媳婦也能輕鬆些,但卻被小溪拒絕了。

雖然如今小寶去了學堂讀書,只需要早晚接送,其它時間公婆都是閒著的,但她並不想去麻煩二老,畢竟一直以來都是大哥大嫂在照顧他們。

如果把婆婆接來家中幫忙帶孩子,就算大嫂人品再好,時間久了心裡也會不舒服,所以她寧願自己累些,也不想去麻煩婆婆。

最後陳家旺只好放棄了這個想法,每天儘量早點忙完田裡的事,回家幫小溪帶兩個孩子。

明軒與婉凝已經三個月大了,而且特別愛笑,每個見過他們兄妹的人,就沒有不喜歡的,所以無論陳家旺有多累,只要回家看到一雙可愛的兒女,立馬就會渾身充滿力量。

自從公婆幫忙照看兩個孩子後,陳家旺與小溪確實輕鬆了不少,為了感謝公婆,二人隔三差五就會買些禮物送去老宅。

對於小夫妻倆的操作,老兩口已經見怪不怪了,這天小溪過來接孩子,又拎了二斤肉與二十個雞蛋。

他們也知小溪為何如此,只不過她們的擔心都是多餘的,大兒媳嫁過來這麼多年,她是什麼樣的人,老兩口在清楚不過了。

大兒媳絕不會因自己幫小兒子家帶孩子,而感到不滿,畢竟這件事她們當初是商量好的,不然他們夫婦倆,也不會自作主張幫忙照看龍鳳胎。

但如果他們不收下這些禮物,小兒媳心就會不踏實,與其讓她擔心,倒不如大大方方的把東西收下。

時光匆匆轉眼就迎來了金秋十月,因金銀花與套中的半夏柴胡,都屬於多年生草本植物,一般需要二年以上才會有收穫,所以只是採摘了少許的金銀花。

這時村裡的閒言碎語又開始了,本以為陳家旺買荒地就已經夠傻了,結果種植的藥材最少需要兩年才會有收穫,而且還不多,三年以上才會達到採收旺季,說閒話的人就更多了。

有那村民竟打著為陳家旺著想的旗號,攛掇陳家老兩口勸說兒子,把藥材拔掉種上冬小麥,開春還能再種茬大白菜賣。

陳父看向說話之人,敲了下菸袋鍋,輕聲說道:“兒子已經老大不小,有他自己的想法,就算做爹孃的也無權干涉他的決定。”

“老陳大哥,這話說的就不對了,他再老大不小,不也是你兒子,豈有不聽老子的道理。”漢子搖了搖頭滿臉不屑的說道。

看到漢子臉上的表情,陳父就知道,這又是個見不得兒子過得好的村民,甚至是嫉妒他的人。

陳父覺得與這種人也沒什麼好說的,雙手一背,叼著菸袋就離開了人群,心裡想著讓你們現在嘲笑我兒子,等收穫那天有你們嫉妒的。

陳家旺與小溪更是不在意村民的言論,每天該幹嘛幹嘛!家裡每天有那麼多事情要做,哪有時間去關注無關緊要的人。

陳父也說到做到,終於在秋收前夕與陳家興去牲畜市場,把兒子心心念念已久的牛車買回了回來。

如今家中有了牛車,陳家興的幹勁更足了,每天早出晚歸也不覺得累,臉上總是笑呵呵的。

一連忙了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