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感,一看就是很好的老東西,到底有多好,以陳平安目前的眼力,瞧不出。
陳平安開啟信封,信上筆跡,果真與《劍術正經》書名相同,必然是鄭大風的親筆手書。信上幾件事說得簡明扼要,這部劍經,道不高,但已是武學的頂點,所載劍術,全是返璞歸真的招式,很適合陳平安這種一根筋的人來研習苦修。十五顆金精銅錢,是償還五文錢。
至於那塊玉牌,鄭大風在信上只說了三個字,咫尺物。
除此之外,便再沒有任何介紹,淵源來歷,如何使用,隻字不提。
但哪怕只有這三個字,分量就已經足夠。
少年崔瀺當初遠遊大隋,這位大驪國師隨身攜帶,也就是一件咫尺物。
信的末尾,鄭大風說馬致陪他試劍,只是三筆買賣的一點小彩頭,是為了讓陳平安更好適應劍氣長城對一名純粹武夫的無形“壓勝”,所以金丹劍修馬致,到時候會祭出本命飛劍,既是指點劍術,也能教會陳平安如何對敵一位中五境劍修。
聊到這件事,鄭大風變得有些不吝筆墨,還加了幾句類似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的道理,但是陳平安哪怕只是拿著信,看著那些文字,就能想象鄭大風寫信之時滿臉賤兮兮的賊笑。陳平安心知肚明,是鄭大風聽說了自己的三境磨礪,所以沒打算讓自己在四境上舒服,估計這會兒鄭大風在灰塵藥鋪正偷著樂,一想到他陳平安要在桂花島吃盡苦頭,那傢伙接下來一定喝涼水都像是在喝酒。
否則老劍修不會讓陳平安今天就逛完桂花島。
鄭大風挖的這個坑,陳平安不得不跳。
收好劍經,以及玉牌,咫尺物一樣可以放入方寸物。
陳平安沒來由想起了神誥宗賀小涼,她的方寸物咫尺物,那才叫多,可謂琳琅滿目。
但是想起這位第一印象原本極好的道姑仙子,陳平安現在心頭唯有濃重的陰霾。
陳平安吐出一口濁氣,出門去遊歷桂花島。
從山頂望下去,渡船尚未起航,山腳還有諸多練氣士在陸續登船。
收起視線,陳平安平視望向遠方,三面皆是海水無垠的壯麗景象,讓人心曠神怡,置身其中,倍感渺小。
陳平安記起一事。
關於最強二字。
竹樓崔姓老人說他的三境,是天底下的最強三境。
不是寶瓶洲。
之後鄭大風在閒談之中,提及此事,也說李二曾是底子最為雄厚的最強九境武夫,只不過如今躋身第十境,陳平安猜測李二暫時應該就失去了最強二字。
陳平安眺望遠方,聽崔瀺說這座浩然天下極大,有五湖四海九大洲,寶瓶洲、俱蘆洲、皚皚洲、婆娑洲和金甲洲等,如眾星拱月,圍住那座最大的中土神洲,而中土神洲又有數個大王朝,大驪唯有吞併半座寶瓶洲,版圖才能與它們媲美。
陳平安忍不住去想一個問題。
傳說中的武道第十一境,武神,天底下存在嗎?
少年崔瀺當時嘿嘿一笑,沒有給出答案。
金甲洲。
一處靈氣稀薄到了極點的古戰場廢墟,一座座“生前”高達數十丈、百餘丈的巨大神像,全部坍塌倒地,無一倖免,綿延開去,如同一條支離破碎的山脈。
此地就成了一洲練氣士的天然禁地。
經常有一陣陣毫無徵兆的罡風席捲天地,對於地仙金丹之下的中五境練氣士而言,無異於刀鋒削骨。
在一座最為巍峨雄壯的倒地殘破佛像處,似乎倒地之前是拈花而笑的佛陀神像,在轟然倒地之時,胳膊齊肩而斷,整條手臂橫在大地之上,佛陀手指所捻花朵,早已粉碎,五指也只剩下三指,其中翹起一指,指向天空,僅是一指就高達十數丈,可想而知,這尊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