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啊,就是純白色面具。我還沒聽說過哪家門派用這種修飾呢。怎麼,你小子有了解嗎?”二叔撓頭說道。

“沒有沒有,看來我一直低估這件事的風險了。您老解決不了也是情理之中。”半仙說道。

“你聽我繼續給你講吓去。緣主醒來之後跟我通了電話,我聽到這種情況,讓他儘快來妙易堂一趟。我準備好法器,又叫上兩個道友,一同等著緣主的到來。緣主到來後,我先是給他起卦一看,發現這兩個鬼與緣主的妻子有關。你小子知道佛教口中的冤親債主嗎?”二叔問道。

“冤親債主?這不是佛教常講的麼,民間的法師也這麼說。總之沾上這四個字,賺的錢肯定不少。”半仙笑道。

"冤親"是大般涅盤經卷第五如來性品第四之二一開始的時候,迦葉菩薩請示佛陀的。

迦葉菩薩希望佛陀慈悲開示解脫之門,這裡面有一段是這樣的。經文:"有解脫者名無動法。猶如怨親真解脫中無如是事。又不動者如轉輪王更無聖王以為親友。若更有親則無是處。解脫亦爾更無有親。若有親者亦無是處。彼王無親喻真解脫。真解脫者即是如來。"

由此可見,"債主"就是債主,和現在的詞義相同。泛指,施予眾生或拖欠眾生,所形成的關係名詞。分為兩種關係,討債和還債的關係。

"怨親"則包含了怨家和親友兩個方面。綜述佛說,怨、親、債主是指宿世以來與我們結下恩、怨、親、情等因緣以及形成了討債與還債,親與冤這四種關係的眾生。

但道教認為今生最為重要,講究道修今生,不問來世。甚至道教中的輪迴觀念,都是從佛教中借鑑而來的。而佛教中的輪迴觀念,也與婆羅門教有密切聯絡。因此半仙對於冤親債主是不感冒的,人死如燈滅,即使有來生也有往世,那這些人還是“我”嗎?

“停停停,我不喜歡轉世輪迴這一套,拿去賺錢還倒是不錯。”半仙接著說道。

“你小子……總之牽扯上輪迴的事情,就很難去處理了,這些事情不是可以輕易插手的。我和兩個道友一同乘車前往了緣主的家中。初到緣主家裡,我就發現家宅中的風水不行,濁氣聚集,正氣不入。門上有一道黑氣橫住,看得出來其中鬼怪的怨氣很重。我和兩個道友讓緣主待在外面,我們先用法水撒淨,再進入宅中。”二叔說道。

“好好好,都對都對。您接著說。”半仙隨口回答道。

“緣主的房間中很亂,大米撒在地上到處都是,而臥室裡面的鏡子碎片更是差點扎到我的臉上。你還記得經文中說的鬼神一見嘻嘻笑,砸石拋磚更害人麼。這我一見,就看出來鬼怪很兇狠。我們三人拿出符紙,準備將屋中的鬼怪收禁到符中。”二叔說道。

“好,二叔親自出手,應該不會出問題才對啊。”半仙說道。

“我們剛進入臥室,就看見那兩個民國女學生了。其他沒有什麼好說的了,我們輕而易舉將女學生收進符中,便覺得事情已經結束,就準備離開緣主的宅子。剛推開臥室門準備出去,就突然感覺一陣頭暈目眩。接著兩眼一黑,努力睜開眼睛後就發現自己身處於一片草地。”二叔說道。

“這是什麼情況?我從來沒有見過,莫非是幻覺嗎?又或者是已經失傳的圓通法?”半仙疑惑得問道。

“我起身看看四周,發現這片草叢並沒有來過。就先當幻術處理,一時之間找不到其他兩個道友,就在草叢中到處走走。沒想到草叢裡面起了一層濃霧,我進入濃霧之後,發現了一張桌子,那桌子上面貼了幾張符紙。我就快步向前跑去,正準備看看符紙時,卻發現我的身後不知不覺之間多了一個人。”二叔說道。

“多了一個人?莫非是那個黑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