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初,原本風平浪靜的電影市場突然間被投入一顆炸彈。
《七劍》突然宣佈提檔到7月15日,和《瘋狂的石頭》同一天,刻意針對的意味非常明顯。
一部投資1.4億的電影強行提檔,要和一部投資800萬的電影同期開畫,怎麼看怎麼像是在別苗頭。
媒體紛紛報道,將《七劍》的這一行為當做是港圈的反攻。
畢竟之前張辰的話說的太囂張了,指著港圈的鼻子罵不服來戰。
會議室裡,董建強將資料一一分發下去:“情況就是這麼個情況,《七劍》來者不善,我們應該怎麼應對?”
“我們和慈文傳媒之間有仇?”
《七劍》就是慈文傳媒出品的,但慈文傳媒可不是港島公司,它是京城公司,陳曦搞不懂它為什麼要替港圈出頭。
“說不上有仇吧,但的確有些不愉快~”
董建強解釋道:“之前的《小魚兒與花無缺》就是慈文傳媒出品的,白龍馬事件的時候,張辰罵過這部劇……”
“就因為這個?”
“不確定,也可能有其他原因,但來者不善是肯定的。”
陳曦有些憤憤不平,打人你不管,然後有人管你還記恨上了。
再說,人家英皇都沒事了,到你這就過不去了。
“好了,不說這個了,說正事,《七劍》和我們提檔到同一天,那麼勢必會和我們搶排片,之前和院線談的那些肯定都作廢了,我們必須馬上和院線重新談……”
“另外,原本談好的那些宣傳資源他們也勢必會和我們搶,一定要確保不能落在他們手裡,我們必須保證足夠的曝光度……”
電影上映前夕,排片和曝光度是最重要的,直接決定了電影的開畫成績。
至於口碑什麼的,那都是以後的事了。
之前兩部電影錯開半個月,影響還不算大,現在突然變成同一天,那麼兩部電影肯定要爭奪媒體資源的。
而競爭就意味著漲價,市場經濟,價格都是按需決定的。
沒競爭的時候,價格還徘徊在一個合理的區間內,等到競爭出現,原本那些宣傳費用可能連一半的效果都達不到。
這些都要提前做準備。
總之,董建強很煩《七劍》搞出的這手,將他們的很多計劃都打亂了。
……
慈文傳媒馬中駿是慈文傳媒的董事長,也是創始人。
馬中駿是個武俠迷,很喜歡武俠,之前張大鬍子的《神鵰》他就是投資方之一,這次更是親自聯絡了徐可,搞了《七劍》。
《七劍》是梁羽生的小說,原名《七劍下天山》,版權被馬中駿拿下,他就弄了電影。
這兩年,武俠實在是太熱了,尤其是還有阿謀珠玉在前,其他幾個大導演前前後後的都弄起了武俠。
記者們在慈文傳媒沒有堵到馬中駿,卻意外的在樓下碰到了徐可,立馬就展開了採訪。
“徐可導演,請問《七劍》突然提檔是不是有故意針對《瘋狂的石頭》的意思?”
徐老怪裝模作樣:“《七劍》提檔,完全是從商業角度考量的。這部片子的成本太高了,1.4億,我們肯定希望多上映一段時間的,而原本的7.29日有點太晚了,暑假都過一半了……
至於你們提到的《瘋狂的石頭》,說實話,我不覺得一部成本只有800萬的小成本電影會對《七劍》構成威脅……”徐老怪語氣裡不加掩飾的對《石頭》的鄙視讓記者們興奮,馬上就有人繼續問道:“徐可導演的意思是,你覺得《瘋狂的石頭》根本不可能是《七劍》的對手?”
徐可知道這是記者在挖坑,但他無所謂:“的確是這樣,從體量上來說,《史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