麼?”
琉璃想了一下,搖了搖頭。
許娘進京後曾交代過她,去了何府只有低調再低調,隱忍再隱忍,才會有平靜日子,所以連大名“懿貞”都要瞞下。
可是許娘還是錯了,琉璃就算把頭低到塵埃裡,何府也沒有人會給她活路。
當然,適當低調些還是要的,懿貞這名字對於一個私生女來說,委實有些張揚。
浣華哦了聲,想要再說什麼,看見前面跪著的人回過頭來,才又咬唇止住了。
這一上晌的經文便頌到午時一刻止,前後近兩個時辰,中間連離席如廁的人都少,不是子孫們心誠,實在是老太爺威嚴甚盛。
午飯安排了齋席在偏廳,如今是老太太與長房共同執掌中饋,老太太病倒,內院事自然皆由余氏料理。
眾人洗手歸來,早有長房裡管家來福率領眾人在張羅用飯事宜。
浣華走了兩步見琉璃沒動,便咦道:“你幹嘛不走?”
旁邊有人扯了扯她袖子。
琉璃看見遠處碧雲與何老太爺說完話,舉步往這邊走過來,於是道:“八姑娘請先走吧.”
碧雲走過來先喚了聲“姑娘”,而後指著身旁一塊兒來的綠裳丫鬟跟琉璃道:“這是老夫人院裡的翠瑩,原先也在老太太院裡當差,這幾日便由她跟著姑娘你罷.”
翠瑩行了個萬福,琉璃還禮,喚了聲姐姐。
這餐飯的坐序原本與跪坐頌經一樣,依照嫡庶長幼而排,排位居後的眾孫輩子女包括八姑娘本是一桌,不過琉璃落座時,卻看見浣華跟著母親三夫人齊氏坐去了各房主母那一桌。
浣華的母親原是柳姨娘。
何樸松亦是嫡子,成親卻晩,幼時有僧人云二十歲前成親必惹血光之災,故而到了二十歲後才定下兵部右侍郎齊明定的四女宜錦為妻。
宜錦自幼跟著祖母,慣讀詩書,性子清冷,與長她五歲,性子沉穩的何樸松倒很相配。
齊氏宜錦嫁過來十三年整,至今仍無所出,曾主動提出和離,是何樸松堅決不肯,老夫人只得送了兩名侍妾過去,一年後寧氏產下一子,抬了姨娘。
到後來寧氏又生了個兒子,何樸松便提議把小兒子廷賦過繼到齊氏名下,適逢柳氏此時也生了個女兒,齊氏想了一宿,最後卻決定撫養柳氏的女兒,從此浣華也有資格跟一眾嫡小姐平起平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