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馮成軒,聽你媽說,你最近開了一家小靈通店?小靈通我知道,我的同學前幾天剛剛買了一部。不過,你是店主還是去那裡打工的?小靈通現在在海城非常火,如果你真的是店主,你一定掙了不少錢了吧?“

說這番話的是曲輝的女兒,曲曉琴。馮成軒一直對她不滿,不僅是以前,現在也一樣。

尤其是她說的那幾個字——“聽你媽說“。

她媽媽是你,你是誰?你只是我小姑。

可見,她是一個非常沒有教養的人。

她二十出頭,裝扮得十分花哨,但馮成軒從不正眼看她。

他平靜地回答:“還好吧,小靈通店才剛開了一個多月,生意剛剛開始有起色,上個月才賺了四十多萬。”

“四……四十多萬?“

“小軒,你在吹牛吧?難道你忘了兩個月前向我借走八千塊錢的事了嗎?“

“呵呵,這孩子真的有前途,剛剛來到城裡就學會吹牛了。四十多萬,你知道四十多萬是多少錢嗎?你覺得你這輩子能賺四十多萬嗎?“

大舅一家三口對馮成軒嘲笑不已。在他們看來,馮成軒說的話連一個標點符號都不可信。

然而,馮成軒並不在意他們的嘲諷。他從包裡拿出了三部小靈通手機,交給一直保持沉默的二舅。

“二舅,我聽我媽說過,你們家還沒有使用手機。這三部小靈通是我媽媽讓我拿給您的。只需插上電話卡就可以使用,非常簡單,而且小靈通的話費非常便宜,我父母現在也都在使用我們店裡的小靈通。今後有什麼事情你就聯絡他們,咱們兩家也算有個照應。”

對待大舅和二舅,馮成軒完全有兩種態度。

他就像一面鏡子,反映出別人如何對待他,他也會如何對待他人。

以德報怨,馮成軒在上一世已經做得夠多了。

現在,他只想將那些讓他討厭的人遠遠地推開。

小軒,不必如此客氣。這三部手機價格不菲吧?真的不需要。

儘管二舅口頭上拒絕,但當他看到小靈通時,實際上充滿了喜悅。

看到這一幕,馮成軒想起了小時候二舅給他壓歲錢的情景。

“二舅,別......我不需要......別......這是多少錢?您能不能不告訴我媽?“

馮成軒相信,他當時的心情應該與二舅現在的心情差不多吧?

因此,他立刻說:“真的不值幾個錢,我是從店裡拿的,都是成本價,只有一千塊錢。正好你們一家三口,每人一部。二舅,您就不要客氣了,而且這也是我父母的意思。”

實際上,在來之前,馮成軒並沒有與馮建華他們打過招呼,他們也是剛剛得知這一訊息。

但既然馮成軒已經將這份情感考慮在他們身上,馮建華也只好說:“二哥,小軒說得對。你們一家三口,不應該沒有手機。你沒看到我和豔子都用上手機了嗎?呵呵,小軒送給你們的,就好好使用吧,孩子長大了,也該孝敬長輩了。”

“那...那我們就收下了。哎呀,我曲耀以後也是有手機的人了。”

二舅一家接受了小靈通,難掩臉上的喜悅。

那時,普通百姓家庭的情況大致如此。用本山大叔的話來說,他們家裡唯一的電器是手電筒,這可以想象到那個時代的生活有多艱苦。

人們都渴望擁有家中的第一輛腳踏車、第一臺電視機和第一部BB機。

但奇怪的是,那時雖然什麼都沒有,但人們似乎並不感到迷茫。

然後,隨著時間的推移,擁有了一切,人們卻變得越來越不幸福。

很難說,是生活使人類變得不幸,還是人類本身就註定不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