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主每個月都會過來打掃,屋裡沒什麼灰塵。母女三人剛把屋子裡裡外外都擦拭一遍,姜阿爹就趕著驢車過來了。

一家人的衣服包袱和鍋碗瓢盆剛好裝滿一輛驢車,姜浩、姜誠坐在車上的竹筐裡,姜阿爺,姜阿奶走在後面。

驢車停在門口,把行李搬進院子,搬完行李開始分配房間,姜阿爺、阿奶、姜家夫妻,還有姜恆住三間正房。姜瑤、姜妍兩姐妹住在東廂房,姜誠和姜浩兩兄弟住在西廂房。正房大廳作為吃飯招待客人的地方。

馬棚可以放雜物和木柴,廚房也不小,有兩個大灶,一個櫥櫃,一口水缸。

收整完畢,院子裡已經灑滿陽光,姜誠和姜浩小哥倆開心的在每個房間跑來跑去。

趁著有驢車可以運東西,姜瑤和姜阿爹就出門採購去了。

家裡的白麵剩了不多,糯米粉也用光了,兩人先到糧鋪買了五十斤白麵、三十斤糯米粉、大米也買了一百斤、白糖買了三斤、花生紅棗各買了五斤、白芝麻買了兩斤、黃豆買了五十斤。

白麵一斤六文、糯米粉一斤七文、大米買的是新米一斤七文、白糖一斤四十文、花生一斤十文、紅棗十三文一斤、白芝麻十五文一斤、黃豆四文一斤,總共花了一兩六百七十五文。

出了糧鋪,父女倆去了菜市,買了兩斤豆角、兩顆竹筍有三斤、五十顆雞蛋,一隻四斤重的母雞、三斤生薑、在山貨攤子買了一斤幹香菇。

豆角一斤四文、新鮮的竹筍一斤三文、雞一斤十四文、幹香菇是野生小花菇曬乾的一斤二十文,花了二百零五文。

然後路過豬肉攤子,姜瑤看到攤子上還有新鮮的豬大腸,就想到了滷肥腸。姜瑤心動了,這裡豬肝、豬心、豬腎一斤價格七文,豬肺五文。這些豬下水價格便宜,即可食用,又可以做藥膳,營養豐富,也很受盛京百姓的歡迎,賣得都不錯。

就是豬大腸、豬小腸幾乎沒人買,這個清洗麻煩,很多人心裡上都接受不了。

豬肉佬注意到姜瑤看著豬大腸,便說:“小娘子,要買豬大腸嗎?這些大腸、小腸三文都給你了。”

他的豬肉快賣完了,這些大腸下午就臭掉,拿回去也是扔掉。

“成,叔你先幫我留著,我買完東西就過來拿,再給我留三斤五花肉。”

姜瑤爽快應下。

“好嘞,你去吧。”

滷大腸需要調料除了蔥姜,還要花椒、八角、桂皮、陳皮、香葉、山萘和香果,陳皮、香果一般調料鋪沒有賣,得去藥鋪買。

於是父女兩人又趕車到了調料鋪,一進門姜瑤的購物慾又上來了,胡椒粒買了一斤,花椒也買了一斤,八角、桂皮、香葉、山萘各買了三兩,食茱萸粉也買了三兩。

食茱萸粉又稱為“辣虎”,是一種辛辣的調味料,本朝沒有辣椒,人們一般用的辛味調料除了生薑、花椒就是食茱萸了。調料鋪裡不僅有賣食茱萸粉、也有食茱萸醬和食茱萸嫩葉。

胡椒粒一兩十五文,一斤一百五十文。 花椒一斤二百文,八角、香葉一兩十五文,桂皮一兩十三文,山萘一兩十文。食茱萸粉一兩二十文,花了五百六十九文。

然後去藥鋪,也是買了三兩香果和三兩陳皮,香果一兩十文,陳皮一兩八文,花了五十四文。

最後再返回豬肉攤拿了五花肉和一大包大腸、小腸。

一通買下來,花了二兩五百四十二文,而他們這三天擺攤也才掙了一兩八百三十五。要不是姜阿爹在一旁攔著,姜瑤還想買更多。

回到家,姜阿奶看到一車的大包小包就眼疼。

“快晌午了,中午吃豆角燜面吧。晚上咱們吃頓好的慶祝下搬新家。”

姜瑤說著把一袋豆角、三斤肉和一大包大腸小腸提著放在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