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阿爹他們趕在最後一抹暮色進了城,到家時天色已經昏暗了。

驢車剛在門口停下,前院裡的幾隻貓聽到動靜,扒拉著大門喵喵叫喚著,小哥倆聽到聲音就跑了出來。

兩小孩夠不著門栓,就趴在門上側著耳朵聽了聽。

“肯定是爹他們回來,我去叫阿孃過來,你在這裡等著。”

姜誠說著就一溜煙跑回後院。

姜浩看著哥哥跑遠,便隔著門朝外面大聲喊爹。

可惜外面的三人沒有注意聽,他們正忙著卸車。

很快姜阿孃她們都過來,大門被開啟,三個大人三個小孩四隻貓一起踏出門檻,便看到地上放著幾十袋麥子。

姜阿奶朝他們問道:“都餓了吧,飯菜快好了,晚上煮得比較晚,估摸著你們回來的時辰才下鍋的。”

姜恆笑著回道:“還好,我們路上吃了點心。”

“那行,搬完就吃飯。”

“麥子放前院的屋裡就行了。”姜阿爺在一旁喊道。

“知道了。”

姜阿爺又道:“阿恆,你先跟我去還驢車,再耽擱下去車馬行就關門了,麥子讓你爹慢慢搬。”

晚上車馬行會開一小扇門,經營到戊時,供人還馬還車的。

“對了,它們進城時有吃了野草,你再喂一把苞谷就夠了。”

“好。”姜恆應著,回屋抓了兩把泡軟的苞谷出來餵驢。

姜瑤把袋子挪到門邊,聽到這話,便說道:“阿爺,還是我跟著大哥去還吧,你進屋歇歇。”

“你可以嗎?晚上可不好趕車。” 姜阿爺不放心地問道

“可以,街上有燈光,一點也不礙事。”

“那行,你們兄妹倆去,早去早回。我們等你們吃飯。”

“別,你們先吃,晚上街上人多,車走得慢,我們回來還要一會呢。”

“那行。”

等兩頭老驢吃好苞谷,姜瑤才和大哥一人趕著一輛驢車出了巷子。

幾十袋麥子,大家或挪或扛,很快就都搬進屋裡。

前院的側屋點了兩支蠟燭,把不大的屋子照得亮堂堂的,這是他們平時吃飯的屋子。

姜阿孃端著一鍋湯色澄亮的鴨肉過來,這是姜瑤新做的菜品--酸蘿蔔燉老鴨,這道菜沒有在店裡賣過,因為家裡的酸蘿蔔只有一罈。

這壇酸蘿蔔還是姜阿奶去年年底泡的,用泡菜水在老壇裡泡了幾個月,味道非常的酸爽。

酸蘿蔔老鴨湯是一道經典燉品,做這道菜很簡單,花椒、蔥頭、薑片爆香,之後放入焯過水的鴨肉爆炒。

等鴨肉的皮被炒到緊縮,顏色變得微微發黃,便可以加入清水和一點幹筍和黑木耳一起燉,先燉約莫半個多時辰。

等鴨肉基本熟了,就放入酸蘿蔔,繼續燉到鴨肉軟爛、酸蘿蔔入味就可以出鍋了。

這道菜在暑熱時吃也很合適,民間有“大暑老鴨勝補藥”的說法,可以生津開胃、去燥。

姜阿爹搬完麥子,過去井邊洗了一把臉過來,看了眼桌上的菜,只有一盤糖醋排骨,便問道:“還有菜嗎?我去端。”

“還有一鍋燉魚和一盤青菜,青菜剛下鍋,娘正在炒。”

“行,我去端魚。”

“好,記得戴厚手套。”

等青菜上桌,姜瑤和姜恆還沒回來,姜阿爹說道:“菜齊了,爹、娘別忙了,咱們先坐下來吃吧。”

“好。”姜阿奶拿著兩個湯缽出來,“給兄妹倆盛一份出來,咱們就開吃了。”

“好。” 姜阿爹接過湯缽,鴨肉和魚肉給盛了一份出來。

-

大街上,燈光明亮,人頭攢動。大路中間的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