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超級計算機 (第1/2頁)
重生從一百到一千億全集 粟米酒 加書籤 章節報錯
聽到1億元這個數字周慶雲眼前一亮,他們市說到底只是一個縣級市,1年的GDP還不到20個億,1億元的投資可不是一個小數目。
不過周慶雲沒有被高額的投資衝昏頭腦,他想了想後問道:“小羅,你的這個雲服務中心算不算新興科技產業?”
“當然算了。”
“那能給咱們市帶來多少工作崗位?”
“如果雲服務能做起來的話,各種工作人員加起來的話不少於500人,如果做不起來只是當做技術儲備的話,100人就差不多了。”
越小的地方個體一般來說經濟越單一,像羅凡老家,全市總人口有30萬人,常住人口有十幾萬,大概十分之一的人口靠一傢俬營的大型剛鐵廠吃飯。
這家鋼鐵廠如果倒了,對市裡的經濟是一個巨大的打擊。
羅凡的雲服務中心如果只能提供500的工作崗位周慶雲不會太當回事,但這個公司是新興科技產業,那就不一樣了。
這型別的公司是有利於市內產業鏈擴張的。
想到這兒周慶雲說道:“小羅,我這兒確實有幾塊地段還不錯的空地,你抽空來一下政務大廳,我帶你去看看。”
“周叔叔不用抽空了,我最近都有時間,您那邊有空我就能過去。”羅凡說道。
“那就明天上午10點吧!你過來我帶你去看看。”
“好,那就麻煩周叔叔了。”
“不麻煩,你這也是為家鄉做貢獻嘛!”說完周慶雲就結束通話了電話。
周慶雲放下電話後,立馬把秘書叫了進來,讓她幫忙找一些有關雲服務的資料,他要先搞清楚這個雲服務是什麼東西。
秘書的效率還是很高的,沒一會兒就帶著一份資料夾跑過來了。
周慶雲開啟資料夾快速瀏覽了一遍對所謂的雲服務有了一定的瞭解。
所謂的雲服務就是指透過網路以按需、易擴充套件的方式獲得所需服務。
目前的雲服務主要指兩個方面,一個是雲儲存,一個是雲端計算。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雲儲存其實是一個共享經濟。
周慶雲對共享經濟這個詞並不陌生,儘管現在還沒有共享單車這一概念的出現,但是公交車,公共廁所,以及各類公共設施都能算是共享經濟。
雲端儲存單的儲存具象來說就是,大家要存檔案,都得自己有個硬碟。
比如你有500g的硬碟,用了100g,400g就荒廢沒用了,但還得花那400g的錢。
而如果你要存600g的檔案,則一定存不進去,因為硬碟壓根沒那麼大。
即使有專門的商家,買了伺服器,也是你一份我一份拆開租給你我。我用不了你的,你也用不了我的。
但云儲存的用法就不一樣了,他把多個儲存裝置,透過一套系統集合起來協同工作,你存你的,我存我的,但是很可能就是存在同一個儲存裝置或者是說伺服器裡。
但是我看不到你的檔案,你也看不到我的檔案。這樣,達到了儲存的目的,同時節約了資源。
不過因為早些年網路還沒有出現,所以在計算機出現的前期,檔案都是存在本的,沒辦法共享。
後來網際網路雖然出現了,但從前的網路速度太慢了,把檔案存在雲上,再去讀取的時候,又要以很慢的速度下載,十分低效。
而到了現在,這個技術並沒有一個龍頭率先使用形成號召力,目前市面上很多雲服務,都是個人租賃一個伺服器,建立屬於一個小團體的雲服務,唯一比較大的公共雲伺服器就是百度雲了。
因此雲端儲存雖然是很明顯的高效和節約的,但是卻晚於本地儲存出現。
而另一個雲服務的核心概念雲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