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期內企鵝那邊大機率是不會有什麼大動作。

所以羅凡直接跟曹帥說了,讓他把目標先放在院線收購上。

曹帥那邊也很懂,先在滬上花了2700多萬購買了300平的商鋪,然後開始進行院線改造。

電影院的名字曹帥和羅凡商量一下,決定就叫星遠影城。

接著曹帥開始在全國各地尋找合適的地方開電影院。

一開始羅凡只給曹帥撥了8000萬的資金,但隨著每日頭條的起步,公司的收入節節攀升,羅凡又給曹帥補了2000萬資金。

總共1億華幣。

羅凡的目標是在所有的省會城市都開一家屬於星遠的電影院。

按羅凡的想法,現在是2010年,買大城市繁華地段的商鋪怎麼也不會虧,就算電影院最後賠了,院線沒能拉起來,光是這些商鋪過幾年價值就能翻好多倍。

現在公司的資金並不吃緊,而且有每日頭條的持續變現,完成院線佈局應該問題不大。

而一旦星遠的院線拉起來,對星遠的意義就更大了。

星遠也能像前世的萬達那樣,依靠院線在電影娛樂方面掌握一些話語權,藉助這些影響力能輻射小破站,還能對後續公司的短影片業務有所幫助。

當然這一切的前提都是,星遠的院線能拉起來,如果拉不起來,那就只是在投資商鋪了。

不知不覺,一個月時間過去了,這一個月裡曹帥飛了七個省會城市,在這些省會的繁華地段購買了商鋪,然後開始進行院線改造。

而在公司實習的王輝他們則是要準備回帝都上學了。

這一個月的時間裡,郭俊是乾的最好的一個,他做事踏實,勤快,眼裡有活,學東西也快,王景對他是讚不絕口。

相較而言劉澤斌就要自由散漫多了,他本來就是來湊熱鬧的,做事不積極,工作熱情也不高,一副混日子的樣子。

趙少雲的話跟公司大多數員工差不多,能看得出來,他是很認真的對待這份工作,想要多賺一些錢。

王輝的話,等王輝熟悉了一些工作上的事情後,羅凡給予了王輝一點自主權,讓王輝可以自己決定每日頭條上的一些內容。

事實證明,王輝在做新聞方面真的很有天賦,他所選取的一些新聞都能抓住觀眾們的眼球,自己寫的文稿也是好評居多。

王輝也發現他慢慢愛上了這項工作,比起開發遊戲來還是做新聞更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