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金釧跳井,不由得多看幾眼。

而這多看幾眼,便被王夫人瞧在了眼裡。

見賈政對賈芸禮待,王夫人倒也不驚訝,她識人也是有眼力的,那會兒玩牌便聽說賈芸中了小三元。

看到賈芸這般氣度與往日不同,便也窺得一二。

…………見賈政夫婦慈眉善目,賈芸也不好擺什麼臉,他跟賈珍有仇,與賈政夫婦無仇。

“年紀輕輕便得秀才,難得,我家寶玉倒是個頑皮的,還說過幾日託人帶他過幾日去國子監.”

賈政笑著道。

國子監,勳貴子弟只要想去,都是可以,若是常人,只怕難於登天。

“讀書熬身子,當年我家珠兒便是給讀書累垮了……”王夫人傷感道:“你讀書也吃了許多苦罷.”

若不是知道王夫人是個佛口蛇心的人兒,只怕賈芸這會兒都要當真了。

“我娘離世不久,論理不可參加科考之事,她臨走前便惦念,這是她的心願,芸想達成母親心願,也是一種盡孝罷.”

當初知道禮部侍郎公子為將氣死卜五孃的事兒脫嫌,買通縣衙改了日期。

賈芸為了急於出頭,又讓秦業託人幫他在周旋,才有了資格考試,但是若被有心人利用,查起來,怕是便毀了。

畢竟禮部侍郎死了,因為貪汙,那禮部侍郎公子也定了罪充軍。

算是無證,就是鄰居族人知道真實日期。

他如今也坦言起來,雖然是穿越而來,但是他費的時間和功夫並不比古人差,多次向考過試的求指教,夜夜苦讀到天亮。

賈政雖覺不妥,但想到賈族能有這般人兒,也不深究。

王夫人笑道:“芸哥兒,是個有志氣的孩子,你和珍哥兒的事我聽說了。

前兒不久,我還和老太太唸叨你母親,也不見你常來府裡走動.”

賈政聽聞賈芸曾日夜苦讀,當下誇讚道:“孺子可教,孺子可教,待會兒從府裡拿些滋補藥材與你,今後若有不懂之處,可尋我.”

見賈政如此,王夫人自是想著能給寶玉今後鋪善緣也不錯,更加笑的親切起來。

恰這時,金釧領著婆子送來幾盤中秋的點心果子。

“今兒特意讓準備的.”

王夫人道。

賈政今日在工部,聽到賈珍被彈劾的事兒被朝中痴笑,說到底還是賈族子孫不成器。

若是能夠培養賈芸,今後也是一件好事兒,可珍哥兒偏偏與之結仇,便笑道:“芸兒,今後不可年輕氣盛,意氣用事.”

“是.”

賈芸不想多爭辯。

賈政喜歡與人談論文章,說了許多後,才覺賈芸富有才華,胸有見解,不由得提到工部水利之事。

“近年來,旱幾個月澇幾個月,百姓日子艱難,便連河道也是枯水時,實乃天災.”

賈政談到工部最近的事情。

“旱澇不定,雖是天災,但若方法合適,倒也可救百姓與水火,澇儲存,旱灌溉,神京山川連綿起伏,溝壑之勢可建蓄水之壩,人為控災……”賈芸將現代水利包裝一番,講出來後,賈政拍手叫好,但又覺得自己拍手不妥,隨即停下,文縐縐起來。

談邊關形勢,談水利,談民生,便到了飯時,賈芸起身告辭,畢竟張龍他們還在外面等自己。

賈政見留不下賈芸用飯,便派人去送。

“珍哥兒要給賈芸指丫鬟,不管這事兒是真是假,不若我們送個,那孩子身邊也沒個丫鬟伺候.”

王夫人提議,她是想拉攏賈芸,今後念著好,給寶玉作伴兒。

賈政想到賈芸與賈珍不合,是該尋個和解的機會,方才賈芸一番見識更讓賈政刮目相看三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