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規的資訊採集裝置失效,無法用肉眼直觀看到這個直徑超過一萬公里的巨大氣泡裡面是什麼東西。
於是,只能透過更加精密高效的儀器探測到裡面的一些資訊,然後加以分析轉譯成人們很好理解的存在。
有著量子計算機的強大算力支援,人工智慧可以在以秒為計算的時間內把這些資訊分析並轉譯出來。
隨著工作人員的彙報,很快,所有人就看到了巨大氣泡內的“景象”。
趙默不用轉譯,他對於資料的敏感性讓他很快就在大腦裡面將它算了出來。
大腦的運算是一種模糊運算,比量子計算機還要更高階的存在。
結果和人工智慧分析轉譯出來的一樣,在這個氣泡內,景象是萬花筒一樣,堪比系統空間中的四維空間,空間不斷的變化著,彷彿擁有著無窮的門戶,也沒有時間的改變,剛剛飛進去的無人航天飛船的狀態也非常的奇怪,是一種在人類認知看來介於存在和不存在的中間迭加態。
“好神奇啊!”
“這就是趙院士造出的宇宙空間站嗎?”
“透過這個空間站,我們真的能跨越宇宙大尺度距離,自由的通往銀河系的每一個角落?”
……
眾人先是被眼前的景象給驚呆了,恍如做夢。
回過神來後,立即就是一陣驚歎和議論。
眼前的這個景象未免太過於神奇,除了趙默,沒有任何一個人能真正理解這東西。
當然,他們在趙默組織研製過程中,也知道了這個氣泡是趙默想要打造出來的可以跨越宇宙大尺度距離,快速通往銀河系內其它任意地方的空間站,但他們依然不明白這是怎麼辦到的,這玩意的原理是什麼?“報告,已無法傳送資訊進去!”
這時,有工作人員大聲的彙報導。
聽到這個訊息,除了趙默,眾人盡皆沉默了,這是單向通道啊。
不過,眾人也沒有驚訝,因為這都在實驗之前就考慮了的會發生的情況之一。
所以,實驗繼續進行,無人航天飛船已經設定好了自主程式,人工智慧會分析空間的狀態然後選擇怎麼從哪個點以什麼方式衝出這個大氣泡。
只是這個時間並不能確定。
精神意識進入到四維空間,和實體進入到四維空間,應該是兩種不同的狀態,所以趙默也不能確定會發生什麼有趣的事情。
實驗的情況很微妙。
當天,無人航天飛船上實驗儀器傳回來的資料告訴他們,它還在大氣泡之內,並沒有離開。
一直等到凌晨,實驗也沒有了進一步的進展。
眾人終於熬不住了,紛紛去睡覺了。
趙默也去睡覺了,只是叮囑夜班的人員一有情況立即來叫醒他。
結果,到第二天自然醒,也沒有什麼情況發生。
這種狀態一直持續了六天!
直到第七天,過來看實驗的專家團和相關部門團都打算回去時,傳回來的資料終於有了變化,無人飛船有了動作,它進入到了一個奇怪的通道之中。
正當研究團隊加急解析之時,無人飛船忽然失去了絕大部分訊號,只有實驗儀器中的備份量子傳來了微弱的資訊。
人工智慧瞬間展開了分析,第一時間將分析結果報告了出來。
眾人聽到之時,無不大吃一驚,無人航天飛船竟然跑到了2.6萬光年之外的地方!
“竟然真的可以?”
這幾乎是現場所有人的共同心聲,他們齊唰唰的把目光投向了趙默。
趙默的臉上流露出了釋然的笑容,他大聲說道:“實驗成功了!”
是的,實驗成功了!
2.6萬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