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宇宙的幻想,是人類誕生以來就有的。

有沒有文明並不重要,當人類腳踏大地,仰望星空的那一刻,關於宇宙的幻想就隨之誕生了。

從古至今,飛天、飛昇、去往那一顆顆星辰之上,去往宇宙之中……等等有關的幻想從未消失過,而且一代又一代人。

工業革命以後,生產力得到了爆發式的增長,幾十年的時間創造的東西遠遠超過了過去幾千年乃至上百萬年之和,前往宇宙之中於是不再是一個幻想,而是一個現實的問題,也是一個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特別是第二次工業革命之後,地球資源已經不堪負重了。

後來,大毛子發射了人類的第一顆人造衛星,阿美莉卡反手就搞了個阿波羅登月。

六七十年代,那個時候人們認為人類的科技水平已經發達到了巔峰狀態,下一步就是走向宇宙,徹底的從地球母體中脫離出去。

阿美莉卡作為搞出了阿波羅載人登月的國家,成為了人類的燈塔,寄託了人類的希望,被認為是可以帶領人類走向星空的國家。

那個時代,星球大戰電影橫空出世,反映的就是阿美莉卡的獨孤求敗,地球沒有了對手,只有外星文明才能作為它的對手。

後來的各種科幻片子,就是這種現實的對映。

那個時代,包括後來的八九十年代,人們真的是認為阿美莉卡有這個能力!

然而,時間進入千禧年後,特別是2008年我們華夏開始出彩,在全世界嶄露頭角之後,阿美莉卡光環一步步褪去,並以極快的速度衰落,這個速度讓人們都反應不過來,以至於認知和現實產生了嚴重的割裂。

直到2014年,趙默完成可控核聚變,認知和現實才終於協調了過來。

阿美莉卡別說代表人類率領人類走向星空了,它連載人登月都搞不定!

它徹底不行了!

真正能夠代表人類率領人類走向星空的,是我們華夏!也只有我們華夏!事實上,阿美莉卡一直不行,不管各種造假還是失去了理想,都在殘酷的事實面前暴露出了它不行了的事實。

事實上,我們也的確做到了代表人類率領人類走向星空。

載人登月成了!

月球基地成了!

航天飛船成了!

現在,要開始建造宇宙飛船,能夠橫行於銀河系內的宇宙飛船了~……

這一切的顛倒,從2008年開始算起,也不過短短二十二年的時間!

2030年的夏天,一部華夏年輕導演拍攝的科幻大作《銀河》上映了,這是一部標準的華夏敘事的爆米花電影。

開頭就用旁白的方式介紹了一下華夏的宇宙探索之路,從兩彈一星到天宮空間站,從大推力火箭發動機到航天飛船,再到宇宙飛船,雖然簡短,但卻給整部電影奠定了一個基調,那就是厚重、史詩。

回顧歷史,總是給人以厚重的史詩的震撼。

電影情節沒什麼可講的,大概就是我們華夏帶領人類開展銀河系內大移民的一千年後,我們終於來到了銀河系中央的疑似高等文明遺蹟所在的地方,然後發生了一場猝不及防的意外。在經歷了一場複雜曲折、艱苦奮鬥的全民抗爭之後,我們獲得了最終的勝利~電影末尾,製片方抖了個小機伶,煽情了一把,它沒有放幕後花絮和字幕,而是列出了華夏航天曆程中的那些偉大科學家們,然後致敬他們。

嗯,還特別感謝偉大的大科學家趙默,是他帶領我們真正走向了星辰大海~這部爆米花電影上映後,立即火爆了整個暑期檔。

劇情什麼的先不說,它帶來的一個積極影響就是讓人們再一次的回顧了我們華夏航天曆程的艱辛。

不用說,這種電影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