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

“這是真的嗎?那以前我們看到的是什麼?”

“這才是真實的華夏,它太強大了!”

“對比我們,華夏就是一個來自未來的科幻國度。”

“華夏已經成為了星際種族,我們卻還在地球上。悲哀啊,這是我們的悲哀~”

“我不禁要問,為什麼短短十年的時間,華夏已經超越我們那麼多了?”

“上帝啊,我2010年時還去過華夏,那時候華夏還不是這樣,只是十年他們就已經殖民月球了?上帝啊,看看我們這邊吧,一成不變,2010年是什麼樣子,現在2021年了還是什麼樣子。到底是華夏發展太快了,還是我們出了問題?”

“面對這個問題,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這一定是體制的問題。”

“正視差距,反思自己,是時候反思我們的時候了,再不反思,我們將錯過一切!”

“可控核聚變、室溫超導、載人登月、月球基地、月面巡天望遠鏡、生命藥劑、暗物質引擎……近十年來改變世界的科技,都是華夏的!我們呢?一事無成!我們的科學家在幹嘛?我們的政府在幹嘛?”

……

在油管、在tiktok,隨著五個大喇叭的宣傳,所有人很快陷入了對未來的迷茫、對自家政府的憤怒和恨鐵不成鋼當中。

我們在飛速發展,邁向星辰大海,他們卻還在原地踏步,十年如一日的不動。以前的關注度不夠,或者被矇蔽了,看不到也就算了。

但現在看到了,這股情緒立即就被激發了出來,心裡的不平衡也達到了極點。

於是,一場更大規模的向華夏學習的輿論從下至上,自發的興起了,並以極快的速度席捲了整個世界!這一切,我們是樂見其成的。

當然,我們也是無所謂的。

他們好不好,和我們沒有太大關係,我們希望他們好,跟隨我們,只是因為我們愛好和平,我們心善罷了,不代表我們要去主動幫他們。

我們這邊還是按照我們既定的規劃在走,一步一個腳印,走的非常的踏實。

“這是托馬斯*維爾納這些天的研究成果嗎?”

在托馬斯*維爾納從月球啟程返回的時候,他這一個月的研究成果上傳到了月球的網路上,一份傳到了國家天文臺,一份傳到了趙默這裡。

趙默第一時間進行了檢視,臉上有著讚許的神情。

托馬斯*維爾納還是有幾把刷子的,這一個月的研究成果雖然算不上“大”,但也給他帶來了一個全新的角度和思路,還是有點裨益的。

6月7、8、9三天,又是一年的高考時間。

這三天的高考,再一次的呈現了趙默熟悉的一幕幕。

所有人都很重視,相關部門維持秩序和治安,另外還有志願者隨時為高考生服務,遞水送路之類的。家長們也紛紛行動了起來,送自己子女進入考場,然後在場外等待……

不出意外的,又又又爆出了某地考生走錯考場、丟了准考證、考場遲到等等情況。

然後相關部門、志願者加急開道相送,助力考生順利抵達考場,參加考試,給世人貢獻了滿滿一場感動時間、感動事件。

對於這種事,趙默都懶得評價了。

前世今生,他參加高考時都是悄無聲息的,了不起就是考場被圍了起來。要相關部門或者志願者守著的事情,那是做夢,而且那時考場周圍甚至都沒噤聲,照樣車流如織,摩托車汽車隨意的打喇叭。

哪怕是他老婆楊嬋,晚上一家人吃飯的時候,楊嬋都給出了批評:“這種感動不過是自我感動,很多人也是瞎起鬨。這種事情也值得宣傳嗎?什麼亂七八糟的東西!這種考生自然而然的讓他/她高考失敗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