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章 寵辱若驚 (第3/4頁)
道德經帛書版14章誦讀 二哥的夢想 加書籤 章節報錯
之士,他愛護天下人就如同愛護自已一般。哪裡有苦難,他就奔赴哪裡,為了幫助他人不惜付出一切代價。人們都願意將希望寄託在他身上,相信他能帶來安寧與美好(愛以身為天下,若可託天下)。在那個古老的時代,這些不同的人演繹著關於寵辱與自身的故事,給後人留下了深深的思索。
故事(二)
在現代社會中,有一個年輕的職場新人小李。他剛進入公司時,因為一次偶然的機會,提出了一個不錯的創意,得到了領導的當眾表揚,他興奮得差點跳起來,覺得自已受到了極大的認可(寵為下,得之若驚)。然而,後來在一次專案中,他出現了一個小失誤,領導在會議上嚴厲地批評了他,他頓時感覺無地自容,心情低落到了極點,彷彿世界都灰暗了(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
他整天都為此焦慮不安,覺得自已的職業生涯可能就此毀掉,大的禍患好像一直纏著他,就因為他把這些職場上的榮辱看得太重,好像關乎自已的全部(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
但在同個城市裡,有一位慈善家老張。他把自已的大部分精力和財富都投入到公益事業中,致力於幫助貧困地區的孩子獲得教育機會。他以對待自已生命一樣的態度去關心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大家都對他充滿敬佩(故貴以身為天下,若可寄天下)。
還有一位社群工作者小王,他全心全意為社群居民服務,關愛每一個居民就像關愛自已一樣。居民們遇到問題都願意找他,大家都覺得可以把希望寄託在他身上(愛以身為天下,若可託天下)。在這個現代社會里,這些人的故事展現了不同的人對於寵辱和自身的態度與選擇。
帛書版《道德經》第十三章現代社會分析:
在現代社會中,帛書版《道德經》第十三章仍有著深刻的啟示。
“寵辱若驚”,在現代職場中體現得尤為明顯。比如有些員工得到領導的誇讚就飄飄然,一旦受到批評就情緒低落,甚至一蹶不振。就像某些職場新人,因某次工作表現出色被領導表揚後,就開始沾沾自喜,而之後稍微遇到點挫折,就覺得天都要塌了。
“貴大患若身”,很多人把自已的利益、得失看得無比重要。比如一些人拼命追求物質財富,為了升職加薪不擇手段,一旦面臨可能的失去就焦慮萬分。就如同那些為了保住職位而勾心鬥角的人,把這些外在的東西當成了自身的巨大禍患。
然而,也有一些人能做到“貴以身為天下,若可寄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若可託天下”。比如那些無私奉獻的公益人士,像韓紅,她全身心地投入到公益事業中,為了幫助他人不惜付出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她把對天下人的關愛當作自已的使命,人們也願意相信和支援她。還有那些真正為了社會進步而努力的科學家們,他們為了探索真理、推動人類發展,不顧個人得失,他們以高度的責任感對待社會,這樣的人值得我們尊敬和託付。
總之,在現代社會的喧囂與浮躁中,我們需要深刻領悟這一章的智慧,以更加豁達和擔當的態度面對生活。
帛書版《道德經》第十三章感悟:
讀帛書版《道德經》第十三章,給我帶來了許多感悟。
“寵辱若驚”讓我明白我們不應過度在意他人給予的榮辱。就像在學校裡,有些學生因為一次考試成績好得到老師表揚就驕傲自滿,下次成績稍差受到批評就灰心喪氣,情緒大起大落,這就是過於在意寵辱的表現。
“貴大患若身”提醒我們不要把自身的得失看得太重,否則會被無盡的憂慮困擾。比如有些人總是擔心失業、生病等,整天處於焦慮之中,生活也變得壓抑。
然而,當我們能以一種更高的格局來看待時,就像那些偉大的志願者,他們無私地奔赴災區,幫助受災群眾,將他人的苦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