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窯是在城外20裡的地方,收到訊息後江平振趕緊去聯絡。

縣令那邊聽到是一個年輕的俊俏青年,姓柯單名一個潘。

“柯潘,不認識,若沒有什麼信物,就打發了去。”

“有,說有您寫的書信。”

“快,快請進來,上好茶,還有夫人買的一品齋的點心。”

江平振規規矩矩行了一禮。縣令認得眼前是誰。

“柯潘?”

“正是在下。”

“這潘,似江水濤濤不知汝家中長輩是否取自此。”

【我都不知道我爺爺為什麼取這個,難道真有這個意思?】

縣令大人見江平振沉默不語,心裡已是瞭然。這江家少主果然化名為柯潘,幸好沒弄錯。

“柯少爺……怎麼稱呼?”

“大人喊我阿潘即可。”江平振的話讓縣令猜他不想暴露身份,畢竟江家處於流放中。

不便多生枝節。

見管家親自端茶倒水,丫鬟和小廝們都在猜是什麼貴客上門。

“多幹活,少說話。”下人們的竊竊私語讓管家惱了。

大家趕緊一鬨做鳥獸散。

管家笑容滿面進了書房,恭敬的態度讓江平振睜大眼睛。原來這位還能把皺紋笑得像朵菊花綻放。

縣令親自看茶:“柯兄弟,請用茶。”

兩人商談了瓷窯的地點和負責人的情況。

“管家備馬車。”

縣令捨棄騎馬,選擇馬車出行。

江平振與他二人一起往瓷窯,準備今天便落實此事。

漆器太受歡迎,夫人幾次問還有沒有新漆器。

“店鋪裡天天有人上門問,何時有新品。大人能差人問問,麻寨主什麼情況嗎?”

“夫人莫急,我這就修書一封。”

如今江家少主親自過來,縣令大人也不想繼續拖,索性一起來。

灰砂其實就是窯裡的碎瓷片研磨成。

瓷窯有大量碎瓷片,江平振也不想經常出門。便約定每一旬便送一筐碎瓷片到城外茶攤上。

“城外無名茶攤是小哥家產業?”

“是,到時送去那便可。”

“我們本不要錢,現能把那茶攤的點心作價抵麼?實不相瞞,我家孩子很喜吃,然經常買不到。”

“那這樣,下次要什麼點心可提前告知,我們幫忙留便是。只是天熱點心放不久,還是儘快來取較好。”

漆器還沒得開工前,先做果醬。

還是一樣步驟,果醬被裝進罈子裡。

江平振臨走的時候看到瓷窯那也有罈子賣,他提前訂了一批。

“我這套子編好了。看看合用不?”麻爹爹把自已做好的竹編拿給江平振看。

“好,加兩個提手,更方便。”

竹編組集體開工,手上的竹編已經徹底成為包裹陶罐的護套。大家都覺得很不錯。

因為陶罐是市場價的五分之一,所以把之前製作不同品種的果乾都裝在陶罐裡密封后運送他地。

大家也很喜歡這個樣子的陶罐,果乾吃完罐子還能做他用。

算起來比單買罐子和竹編划算。

白疊子有了花苞,江平振高興得很。白疊子就是棉花,棉花的重要性一點不比糖低。

最近沒什麼新東西,索性就把寨裡基建提上日程。

“廁所澡堂?”大家都用懷疑的眼神看著他。

“沒錯,公用的先造,等以後有錢了一家一個。 ”

“一家一個?”

他們很懷疑這個公用的有沒有用,更別提一家一個。

不過,之前的經歷讓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