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食用蘑菇的歷史非常悠久,可追溯到史前時期,大概是公元前4000年到公元前3000年的仰韶文化時期。

據《呂氏春秋·本味篇》記載,公元前239年左右,中國人已經將某些蘑菇視為美味珍饈,其中提到的“越駱之菌”就是香菇。

在內蒙古寧城和遼寧北票發現的隱翅蟲化石表明,人類對蘑菇的利用可能比以前認為的要早2500萬年。人類曾以菇菌作為天然食糧。

但是不得不承認,很多菌菇能不能食用背後也許是用命換來的答案。

秦漢時期食菌的風氣特別盛行。

唐代時期,人們已經掌握了原始的木耳栽培法,並且詳細敘述瞭如何用爛木頭及樹葉栽培構菌的方法。

宋明時期人工栽培食用菌技術大為提高,使得食用菌更加普及。

宋朝的吳煜,被後人尊奉為“香菇之祖”,他大大提高了食用菌的栽培技術。

宋代人們已經掌握了蘑菇的生長環境和技術,並且開始流行食用蘑菇。

蘑菇營養價值很高,蘑菇中的鐵、鉀、鈣、銅等礦物質含量豐富,其維生素B、維生素D、氨基酸、葉酸、磷酸腺苷、已糖醇、木糖醇、蛋白酶以及傘菌氨酸、鵝膏氨酸、口蘑氨酸等營養成分對人體健康有益。

江平振很清楚未來要積極吸收一些擁有一技之長的人。

要是能遇到種蘑菇的人才肯定是要積極留住,同時自已也要對蘑菇栽培進行實驗。

反正要兩手準備。

蘑菇栽培和種植大同小異。

一個是要做好基礎肥料供給,牛糞就很不錯,家裡有,夠夠的。

一個是蘑菇的種子也叫孢子的收集。

最後是避光環境。

蘑菇一般都是喜歡溫暖的,不能過於乾燥,一般都是在春季和夏季交替的季節,比如四月左右就可以了。

這邊氣溫不適宜,山裡會更合適。

如果人手足夠,回老寨那邊開展蘑菇種植是比較理想的。

孩子們的這堆東西肯定不能吃。還要小心處理,萬一那孢子到處飄。

無心插柳柳成蔭的故事大家都知道。

到時……畫面太美不敢繼續想。

甘蔗林邊擺上幾個架子,專門用來曬那些毒蘑菇。

是的,江平振沒捨得浪費。

他想看看曬乾的毒蘑菇粉還有沒有其他“妙用”。

之前“白杆杆紅傘傘”最風靡的時期,聽到一個雲南博主科普過,毒蘑菇有毒,但是曬乾後有些是減弱的,有些是增強的。部分毒蘑菇曬乾仍有毒,即使完全乾燥,內部的毒素仍然存留,所以透過晾曬去除毒性是不行的,曬乾的毒蘑菇仍然不能吃,甚至可能毒性更強。

之前看過一個電視劇,是部爛片,大意是有人用曬乾的毒蘑菇磨粉令人致幻,然後推到鬼怪上。

這情節讓他腦洞大開。

蠢蠢欲動。

這不就是借菌殺人嗎?

為了更好的收集到毒蘑菇。

江平振海特意召開一個晚間科普講座。

第一項就是和大家說蘑菇的種植食用歷史。

他很淡定,反正錯了也沒人挑錯,隨便說。

在講完華夏大地最聰明的人把蘑菇種植歷史和食用情況都記錄下來,大家對蘑菇態度沒那麼抗拒了。

第二項江平振就從蘑菇的營養價值上說。

不過他不說什麼鐵、鉀、鈣、銅、維生素ABCD、氨基酸、葉酸、磷酸腺苷、已糖醇……

他就強調好的蘑菇是沒有毒的,能吃飽肚子,替代部分糧食,還能讓自已身體健康等等。

小孩能聰明,女人能漂亮,大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