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根粉兌上紅糖水再把幹桂花搞裡頭。

米粉也加上,然後再次上鍋蒸。

這次的桂花果然都在糕裡裡面。

麻爹爹也分到一塊,他連聲讚歎:“味道不錯。”

麻山點點頭:“明天一早我進山去找多點葛根回來。我知道哪裡有一窩。”

麻山被瞪了一眼,麻爹爹責怪地說:“你啊,為什麼不早說。”

他撓撓頭:“我覺得葛根燉肉還行,其他也不好吃。”

麻山不喜歡直接吃葛根,以前肚子餓,沒辦法,現在不是條件好了,他也就不想吃葛根。

誰料,葛根居然還能變成水晶糕。

“山哥,我們去把葛根移植些回來種。”寶哥已經體會到了採集和種植的不同。

只有自已種植,東西才能充分掌握在自已手中。

男人們在意的是哪裡還有葛根,女人們想著還能怎麼做得好吃。

葛根粉加工辦法她們知道,那水晶糕的做法也是很簡單。

她們把葛根都搬來,準備做多些葛根粉。

第二天,麻山和寶哥以及幾個年輕人結伴去林子外圍找葛根去。

“有好吃的你最積極。”

“那是,這葛根想不到居然那麼好吃。”

“要不,你竹編都不做了來找葛根。”大家都笑了,麻山也不惱。

“小心看看還有沒有別的能帶的一起帶回去。”

再過幾天甘蔗要上肥,還有竹子也用得差不多,並且還要繼續開荒,都是些大工程。

“你們讓讓,我把這桂花曬曬。”男人們的工作忙不完,女人們也是一樣。

孩子們搖下來的桂花被平整好放在晾曬場那邊。

旁邊還有葛根粉,再過去還有草藥。

晾曬場滿滿當當,過幾天讓男人們趕幾個竹架才行。

江家幾位嫂嫂帶著十來歲的小姑娘做這繡品,上次葉小玉在城裡繡莊接到好幾個單子。

她們的技藝上去後還能接到更優質的單子。

按理說繡莊自已的繡娘足夠應付了,可是最近有一位商人,要收繡品,只要質量過得去都要。

所以他們根本做不完,轉包出去也能有利潤。

索性做了二道販子,只要把繡品的驗收環節控制住,那就順著幹。

“上次那位妹子送來的貨都挺不錯的。”繡莊管事站在一邊,繡莊掌櫃看著賬本。

“掌櫃,我看送來的繡品有些樣子我們都沒有見過。要不要……”

“你啊,誰知道那商人什麼時候不收繡品了。這好的樣子留下點讓繡娘們學著便好,不需要花太多時間。等人家不要貨了我們再研究那些樣子。”

掌櫃的這樣說了,管事也不出聲。

“上次讓她們做的屏風催一下,估計差不多到時間了。”

“知道。”

田家今天很是熱鬧。

原來是京裡的親戚到了。

“多久沒見過了,我們也是想念得緊。”

往常都是他們去京裡看望親戚,從來沒有過親戚來這窮鄉僻壤探親。

人往高處走,探親也一樣。

除非回老家,要不然,交通不便的情況下誰樂意跑鄉下?

“我們也是出來走走散散心。”朝堂風聲有變,聽說田家要翻身。

他們提前得到訊息,便順路來探望,之後再回老家。

“我們這裡也是不錯的去處,有好些地方值得走走。”

“是啊,古人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田大人看著田向山急匆匆回來的身影,很是高興。

“來,嚐嚐我們這邊的吃食,這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