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之類的釀酒材料也不難得到,酒麴才是難題。

問了麻爹爹,原來這個時代酒麴不是隨意買賣。

酒麴由幾個家族把控,並且釀酒要有許可。

這張許可單錢就要幾百兩。

錢還不算難,最難的是要有關係。

“那酒麴,決定著各家的出酒多寡。”

“如果我能用那些酒麴,釀出更多的酒也不能賣嗎?”

“是。”

【酒不一定要賣,自己用也很好啊,就是那酒麴,難如上青天。】

毛竹被大刀劈開,搭成凵字形。

石頭圍著兩個直角的位置夾住固定。

簡單收拾好的山洞,成了野豬一家的窩。

之前破了的陶缸底也被挪來臨時充當食槽。

可是,江平振的心總是有點不安,但又說不清到底哪裡不安。

看著幾隻小野豬緊緊靠在母豬身邊,不敢露頭。

他囑咐大家這幾天先不要打擾野豬一家,有破損的地方加固就好。

建豬圈用完剩餘的的毛竹索性用來搭建新的雞窩。

“再買點小雞苗回來,前面這些大點就找只公雞回來配種。”

這樣就有雞蛋吃,還有一窩窩小雞出生,再也不用花錢買。

第三天,野豬開始吃東西,小豬們一隻都沒少。

“吃完飯,就要去看點青竹回來,那天王掌櫃可是要買竹籃竹筐呢。”

“知道,定錢都寫在賬上了。”

“知道便好,我去城裡看看,集上有沒有雞苗。”

去砍青竹的隊伍江平振不跟,他要忙著把昨天挖的草藥找地種。

還有去看看新種的甘蔗長勢如何了。

魚丸和點心都上了正軌。

加了糖水的魚丸點心受到了大家歡迎。

田家大少爺那天背好點心被妹妹吃了不少後,晚上肚子餓,發現食盒裡有一張餅子。

那味道,鹹甜的,也有一番滋味。

就是吃得飽,晚上睡覺都有點撐。

處理好的兔子皮被拿來製作貼身馬甲。

這是江家的手藝,冬天的塞外有皮子護著心口,人也舒服許多。

竹編隊伍日漸成形,他們在破竹上是越來越快。

竹篾也從粗到細,編織的器物有了質變。

實用和美觀都兼具。

刷了桐油後會更好看,不過江平振沒讓他們刷桐油。

這得一步步來,產品升級換代也要有策略。

一下子升級那麼快,後面沒有更好的產品續上,那不就糟了?

所以,他就讓大家用火烤平毛刺後,直接用破皮子擦。

一些本來不想打包的人,看到好看的竹籃也願意買個籃子裝點心。

那點心比城裡的實惠多了,走親戚的時候拿著面子上也好看許多。

“要不是點心賣得太便宜,都想打個買點心送籃子的廣告。”

王掌櫃來了,他看到茶攤的時候,也有的不適應。

“這發展是不是得有點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