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南風抽空也往街頭看了看,聽到的大多是對朝廷積極正面的議論,因為屢出奇案而滿含擔憂的人還是不多。
馮明還在審,雖然種種推測都指認他就是餘孽無疑,但終究還是需要審出個一二三。
一個看起來十分棘手的案子,在各方明裡暗裡努力之下,算是成功告破。
對於李南風來說,袁婧是大功臣,但對皇帝與靖王來說,“杳杲”也是深藏功與名的大功臣。
李南風甚至在李存睿與李濟善的私下談話裡提到過這個名字。她想,接下來應該找個機會好好感謝一下袁婧,然後再弄弄清楚案子的最後一個疑點:姚霑究竟有什麼把柄?
……京師又恢復到本來秩序,唯一還受餘波困擾的只有姚徐兩家。
徐家的矛頭開始轉向案犯,並且不斷向其施壓喝令其交代真相。
宋國公因為姚霑蒙了冤,也不肯放過,接連幾夜,大理寺整夜都未曾熄燈。
姚家聽到案犯招認之後,閤府上下都把這顆心給放了下來。等到宋國公終於自衙門裡回來,說及此事前後經過,更無人不道萬幸。
宋國公夫人道:“此事當引以為戒,不光是朝廷上需萬分當心,日後各人行事也切記萬勿浮躁。
“此外,幫助我們的人那麼多,靖王府,李家,薛家,我們都當給予表示方可。尤其是李世子,若非他主張驗屍,不一定有這麼快真相大白。”
裴氏抹著眼淚點頭:“我這就備下禮物登門致謝去!”
宋國公道:“除了這些人家,徐家也要去去,再怎麼說人也是死在咱們家刀子上,徐家未曾找我姚家尋死覓活,是徐尚書通情義。這一趟得我們夫婦親去方可。”
宋國公夫人自無不應之理。又交代姚霑還是需得停職反省幾日。
何瑜口裡默唸了幾句阿彌陀佛,望著姚霑退去的背影,輕輕抿起了雙唇……
再說徐家這邊,徐初夫婦把徐濤屍體帶回去收了棺,眼淚仍是沒幹過。
事已至此,徐祺也只能勸說:“也怪他自己不爭氣,好好的書不讀,偏在外跟人瞎混,這才著了奸人的道,被人當了棋子。
“人死不能復生,入土為安吧。日後家裡子弟當嚴加管束,再也不許發生此類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