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北,看來你對自己實力很有信心。”

沙彤笑著過度一句,然後緊接著補充道:“那你覺得自己未來能成為f1正式車手嗎?”

測試車手跟正式車手之間,可以說有著一道難以逾越的天塹。

基本上只要跑到f2級別,只要你不是墊底的那幾個,都有機率獲得一份f1車隊的測試車手合同,幫助車隊測試下模擬器或者開開練習賽當替補什麼的。

但能坐進f1賽車座艙的,卻沒有幾個。

“當然,我一定會成為f1車手。”陳向北給出這個回答,說實話在沙彤意料之中,無非就是語氣更肯定了些。

只是接下來陳向北展示了他不同之處。

“並且我還會成為最強的f1車手!”

就如同那句俗語一樣,不想當將軍士兵,不是好士兵。

連當最強車手的信心都沒有,那你還開什麼f1賽車?

競技運動要的就是老子天下第一的狂妄血性,賽車手更是挑戰極限拿命去博成績的專案。

如果去追求什麼友誼第一,比賽第二,你對得起自己這條命嗎?

聽到陳向北如此張揚的話語,現場央視採訪組成員都有些面面相覷。

要知道把話說太滿的“口出狂言”,在中國傳統觀念裡面並不是很能接受。

當年劉祥因領獎臺上那句“亞洲有我,中國有我”,賽後遭受過眾多指責認為他不夠謙虛。

這種輿論在08年退賽之後達到了頂峰,曾經的“狂妄自大”如今變成了攻擊的把柄。

陳向北太年輕了,還不懂什麼叫做“中庸之道”,更沒經歷過“下山的神”被嘲諷的落魄。

好不容易中國在方程式賽車領域,又出現了一株野蠻生長的嫩芽,身為體育人沙彤覺得自己有責任,去提醒一下陳向北言辭收斂點,避免到時候扛不住輿論帶來的重壓。

只見沙彤朝攝像師使了個眼色,對方很配合的按下了關機鍵。

這時候沙彤才開口道:“向北,年輕人自然帶有一些鋒芒,不氣盛那也不叫年輕人了。”

“可是外界不一定能認同你的觀念,體育賽事也會存在有輸有贏的情況,到時候採訪的內容就會變成一把鋒利的刀,被人拿來戳心窩,這道理能明白嗎?”

沙彤說這番話不是以主持人的身份,更多是一種“長輩”的身份去告誡。

他今天才第一次見到陳向北,卻能從眼前這年輕人身上,感受到一種別樣的志向跟朝氣!這並不是外媒描述的那種狂妄自大,陳向北從始至終無論言語還是神情,都展現出超乎年齡的沉穩跟平靜,跟那些“色厲內荏”的輕狂有本質區別。

沙彤不敢說自己閱人無數,至少他有把握對於陳向北的判斷,自己沒有看走眼。

眼前年輕人好好發展下去,絕對會有一番作為,他不希望看到陳向北扛不住輿論的反噬被擊垮。

“明白。”

陳向北很認真點了點頭,他知道沙彤想要表達什麼。

別說是現在這個時代,哪怕再過十幾年,狂妄張揚的運動員依舊飽受爭議。

“沙主持,我在歐洲賽道上經歷過許多冷眼與嘲笑,他們更期望看到一箇中國車手唯唯諾諾,符合心中不爭不搶低調隨和的刻板印象。”

“面對這樣的車手,他們不僅不會嘲笑,相反還會在你成績不好的時候鼓勵跟稱讚兩句,展現出一副包容跟大度的模樣。”

“可我要的不是對失敗者的讚美,而應該是對勝利者的敬畏!”

“國外我沒有低調認慫過,面對國內同胞我更不會展現出一副軟弱的形象,讓他們認為自己支援的車手是個什麼懦夫。”

“我也清楚強硬的言論會遭受非議,但我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