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季黑馬嗎?》
這篇文章標題看似稱讚,實則內容充斥著明褒暗貶,並且還拉踩了一眾車手,強調陳向北出站期間對蘇蒂爾的冒犯動作,突出英國傳統的拱火跟攪屎棍風範。
第二天早上早餐會,布里亞託利叼著一個雪茄,看著手中關於對陳向北描寫的報紙,臉上充斥著滿意的笑容。
“北,bbc報道里面,你真像是一個惡霸。”
“插隊不是你下達的指令嗎?”
陳向北沒好氣的回應一句。
“no,no,no,我僅僅是暗示。”
布里亞託利搖晃著手指,當即否認了陳向北的“指控”。
緊接著花布臉上浮現出“誘惑”笑容道:“承認吧北,其實你內心跟外表存在著很大反差,骨子裡面充斥著桀驁不馴跟叛逆。”
“我只是讓你釋放天性,成為真正的自己!”
正常情況下面對布里亞託利的各種蠱惑跟pua,陳向北始終保持著清醒的頭腦,對這個義大利老流氓十分警覺,避免出現被他賣了還幫著數錢的場景出現。
但是他這句話,陳向北卻沉默了。
賽道上的各種激烈對抗,反倒能讓自己血液沸騰,甚至可以說享受處於輿論的風口浪尖。
外表的謙虛,隱藏不住骨子的“叛逆”。
就如同很多人常說的那樣,陳向北不像是傳統的亞洲車手,更不像是一個標準的中國運動員。
就在陳向北愣神的時候,奧德託已經領著團隊成員進來。
“北,現在商定一下首發策略吧。”
新賽季fia取消的加油政策,意味著現在策略組僅剩下輪胎策略。
主要決策方向,就是確定正賽進站次數,簡稱“幾停”。
正常情況下,f1輪胎壽命放在工程師眼中,其實遠比大眾認知的要更短。
就拿最常用的軟紅胎來例,理論壽命只有八圈!對,你沒有看錯,紅胎只能跑四十公里。
第一圈就是車隊策略組眼中的“黃金圈”,抓地力能達到峰值。
第三圈胎面橡膠顆粒化開始,速度過了峰值每圈能下降0.3到0.5秒。
第八圈的時候橡膠層熔融過度,抓地力會出現斷崖式下跌,舊胎能比新胎慢單圈慢1秒以上。
超過十二圈,胎體結構疲勞,存在著瞬間爆胎的高風險!
當然,如果車手提前做好輪胎管理,再加上保胎能力極其出色,紅胎跑到二十圈以上也不是不可能。
甚至可以這麼說,現代f1規則限制之下,輪胎管理能力已經成為衡量車手強弱的最重要指標!
單圈速度只能代表天賦,輪胎管理卻能保證成績。
“我認為向北君身為一名新人,並且排位賽成績優秀的情況下,保住排名就是最大的勝利,可以偏向保守採用常規的二停戰術。”
澤野弘樹首先發表了自己的意見。
fia賽事規則裡面,明確在一場比賽中必須要使用兩套不同配方的輪胎,這就意味著一停是底線,無論如何都要進站換胎一次。
後世看f1比賽,有些胎耗不高的賽道,再碰上一位超級保胎高手,硬白胎起步能做到跑完全程。
明明最後階段透過不進站,排名已經上升到積分割槽,卻不得不進站換胎浪費二十多秒。
這就是受限於fia規則,必須進站換一次胎。
另外減少進站次數,對於陳向北這樣的新人,以及hrt這樣的新車隊而言,還有一種好處。
那便是能避免進站帶來的失誤跟節奏打亂,提高車組團隊協作之間的容錯率。
hrt技師組成員,無論怎麼極強進站換胎訓練,時長都不可能比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