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六章 逼宮 (第1/2頁)
望帝春心託杜鵑下一句是什麼 榧月 加書籤 章節報錯
祭祀時,所有皇子都會隨在永興帝身側,按著長幼尊卑站位。
只是今年有些許不同,原本該是太子的位置,此刻正站著二皇子蕭俊。
底下一眾大臣看著這一幕,心思各異,不過兼只是靜默觀望,誰也沒有提出異議。
太子龍陽之癖鬧得沸沸揚揚,民間廢太子、另擇賢明之聲不斷。
蔣太后未再插手此事。
而楊皇后禁足,被隔絕了與外切一切聯絡,即使暗中得到訊息,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她若敢踏出坤寧宮一步,便是抗旨,屆時別說替太子說話,連自身都難保。
皇上的態度卻是叫人難以捉摸、耐人尋味的,他將一眾極力呼籲廢太子的奏摺壓著案頭隱而不發,但又沒有下令驅逐聚集在宣武門抗議的各書院學生。
廢與不廢,彷彿就在方寸間。
沒想到此時那個傳出與太子有染的伶人站出來,並且以命自證自己和太子清白。
因為一身戲服撞死在京兆府外的鳴冤鼓旁,那一幕極具戲劇和悲壯,瞬間就引起轟動。
當時在場民眾眾多,官府想控制事態根本來不及。
一時輿論又有了新的轉向。
楊家乘機開始以彼之道還施彼身,暗中派人推波助瀾.....存疑的種子一旦埋下,在各種流言的澆灌下,很快就會茁壯成長,然後徹底否認當初自己已經認定的事實。
畢竟普通百姓心裡,相比兩個男人相愛這樣荒唐的事,皇家黨爭的陰謀論更容易令人覺得可信。
一時間各種版本開始在坊間流傳,簡直比說書還精彩......見此情形,朝中眾臣大多覺得此事算是峰迴路轉,出現了轉機,覺得太子被廢危機再次解除。
甚至紛紛猜測,永興帝會趁此清明祭祀大典之際,名正言順的解了太子禁足。
可是誰都沒想到,太子並未如預期出現在祭祀臺,原本該是他所站之位如今被二皇子蕭俊取而代之。
底下王公百官心思百轉千回,面上卻一個比一個表現的風平浪靜。
四皇子和六皇子互相交換了個眼神,眸底一片冷意。
兩人的小動作被身後的蕭衍瞧得一清二楚,他唇角譏諷的勾了勾。
***同一時間,皇宮。
大都督府一眾護城軍從朝陽門、正宣門、德勝門三處迅速入宮,大門守衛早已事先換成自己人,並未受到半點阻攔。
護城軍長驅直入,留守的侍衛與禁衛軍被殺了個措手不及,沒抵抗多久就被全部控制。
後宮嬪妃剛聞動靜,還未來得及打探清楚究竟發生何事,人跟著被一群突然闖入的黑衣人給關押看顧了起來。
有一些太監、丫鬟護主心切,拼死反抗,當即就被誅殺。
嚇得眾人一時誰也沒敢輕舉妄動......皇宮亂成一鍋粥。
祭祀大典正在如火如荼進行。
永興帝手執三柱香,闔上雙眼,虞城心念告慰先祖,並祈福國泰民安......“皇上,皇上......太子謀反——”聲音戛然而止。
祭祀眾人聞聲,立即回頭看去。
只見一個渾身是血的侍衛被一支飛箭貫穿胸膛,眼神直勾勾盯視前方,就那麼直愣愣倒了下去......他的身後陸續出現一排黑衣死士。
底下大臣一片譁然,本能往後惻退了數步。
就見黑衣死士中間突然散開,從中走出一道眾人皆為熟悉的挺拔身影......太子蕭棟一身戎裝,腰側佩劍,緩步走來。
那張一向溫潤謙和的臉上此刻淡漠如冰,眸底猩紅,沒有半絲溫度。
不知是不是被軟禁太久緣故,整個人明顯消瘦不少,眼瞼處黑影濃重,像似幾日未睡,但神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