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一章 爭執 (第1/2頁)
望帝春心託杜鵑下一句是什麼 榧月 加書籤 章節報錯
至於嚴家抓到的那名自稱是與楚修染密謀戰績以謀取軍功的倭寇,根本經不住藺荀盤問,一開始裝著不懂中原話,沉默對抗,後來見藺荀準備命人動用刑罰,他心裡稍稍有了些沒底,直到發現對方是動真格,這才真的怕了,也終於開了口……但一口咬定是楚修染指使。
之後,藺荀連續幾日,日夜不間斷盤問,很快便發現他話裡漏洞百出,有些更是前言不搭後語……可惜就在有所突破的時候,那名倭寇居然在獄中中毒身亡了。
饒是藺荀和陸淙迅速帶人展開調查,獄頭及一眾獄卒口供卻極其一致,一時竟毫無突破口。
藺荀雖懷疑嚴家,但手中沒有證據,明面上根本無法對其展開調查審問,尤其眼下他們又身處嚴家勢力範圍,處處受著監視,一有動作,嚴家立馬知曉。
為了不打草驚蛇,藺荀與陸淙商議後,決定暫時按兵不動,先將楚修染一案了結。
倭寇一死,雖變成了死無對證,但以藺荀前期對其盤問來看,極有可能是受人指使汙衊的楚修染。
藺荀修書一封將所查明的事情原委及倭寇所述口供一併上奏朝廷。
次日早朝,朝臣便開始為了要不要立刻釋放楚修染,爭論不休。
“那倭寇興許就是被楚修染派人滅的口,此案一日不查明,臣以為還是繼續關押著為宜.”
“臣附議,貪汙受賄雖查明楚修染遭人陷害,但通倭一事茲事體大,事關社稷,還望皇上明察.”
“臣附議.”
“臣附議.”
“......”兵部李屏手執笏板上前:“皇上,臣倒是覺得,那名倭寇死的頗為蹊蹺;先不說是畏罪自殺,還是被殺人滅口,單論他死的這時機,早不死晚不死,偏偏在藺侍郎有所突破的時候,一命嗚呼了。
臣思來想去也沒想明白,若當真是楚修染派人所為,他意欲為何?總不至於在已經知曉對自己有利的情況下,還讓人去抹殺?三歲孩童都明白的道理,除非楚修染腦袋被門擠了,否則應該幹不出這麼傻缺的事。
所以臣以為,楚修染可以放,倭寇之死一案更得好好的查.”
刑部孫騫哼道:“李大人,你可想過倭寇萬一是混淆視聽,故意誤導藺侍郎和陸大人,這口供之中可半句沒提他是汙衊楚修染。
也許就是他和楚修染事前早有協商,說些顛三倒四的話,令藺侍郎起疑心,拖延審案程序,沒想卻遭楚修染背叛利用,成了刀下亡魂。
所以這看似對楚修染有利的口供,臣覺得做不得數,事關江山社稷,事關沿海百姓,臣以為還是待真相水落石出再放人也不遲.”
禮部歐陽屹譏笑道:“臣原以為刑部審案看的是證據,今日才發現原來靠得是臆想揣測.”
孫騫怒目:“你……”歐陽屹眼神都懶得偏一下,手指笏板,上前行禮,才繼續開口道:“皇上,我朝歷來便缺少沿海作戰的將領,難得有楚將軍這般人才,若還被冤屈於獄中,那是大新的悲哀。
既然孫大人剛剛主觀的臆測了一番,微臣不才,也想說說我的臆測。
那名倭寇的證言前言不搭後語,明顯已是心虛的表現……那麼,他究竟在心虛什麼?是不是因為背後受人指使,以構陷汙衊楚將軍換取某種利益?……但,又是怎樣的利益,讓他居然甘願冒險不惜入獄為人質,也要指控楚將軍?”
“撇開這些不談,臣且問一句,一旦楚將軍被冤致死,最終受益者是誰?”
眾大臣聞言,竟不約而同將視線投向了嚴溫郡。
嚴溫郡臉色黑沉如炭:“歐陽屹,你什麼意思?”
歐陽屹頗為無辜道:“嚴大人,本官一沒指名、二沒道姓,你又是何意?”
嚴溫郡氣哼道:“本官耳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