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道:“奴婢原來喚作小花.”

另一個跟著道:“奴婢喚作阿桂.”

上官瑜好奇問道:“你們的武功都是哪裡學來的?”

“回小姐,奴婢爹爹以前是開鏢局的,奴婢從小就跟著爹爹習武,可惜……”喚小花的丫鬟說著時,眼神突然漸漸黯淡下去,卻盡力平靜道,“爹爹在一次押送鏢物的時候,遭遇了賊人,不信遇難……家裡弟弟還小,母親養活奴婢姐弟兩人太累了……奴婢就把自己賣了,換些銀兩,而且奴婢以後伺候主子還可以得例銀,也能填補家用.”

另一個喚作阿桂的介面道:“奴婢小時候有幸跟著一位道長習過幾年武功,後來他雲遊去了,奴婢再也沒見過他……再後來,奴婢村子發生洪澇瘟疫,死的死,逃的逃,奴婢家裡也沒什麼人了,就聽人來了都城。

沒想到卻差點被騙去勾欄院,幸好奴婢會些功夫,逃了出來……但身上沒有銀兩,餓的實在受不了……稀裡糊塗的就進了人牙子店裡。

奴婢想著為奴為婢,總好過去當妓女.”

上官瑜笑著阿諛道:“倒是有志氣.”

看來耿叔尋人花了不少心思,身世清白,人品高潔,瞧著不錯。

她略一沉吟,道:“這小花,阿桂的,叫著彆扭,我賜個名給你們吧.”

倆丫鬟立刻應道:“好.”

上官瑜斂眸想了想,道:“一朵忽先變,百花皆後香,欲傳春資訊,不怕雪埋藏......就用香為名吧.”

她指著小花笑道:“你以後便叫憶香吧.”

然後又指著阿桂道:“你就叫南香.”

倆丫鬟面色一喜,覺得這兩個名字真好聽,而且小姐是吟詩取名,莫名就感覺名字上都染了文采,她們趕緊道謝:“憶香、南香,謝小姐賜名.”

官瑜笑著又交代一些例常的話,便喚了顧媽媽,帶她們下去安頓。

......***寅時剛過三刻,正是夜濃時分,露水很重。

趕路的人,一身黑衣,眉目染了白霜,等到了目的地,翻身下馬時,已凝聚成水珠,順著眼睫滴入而下。

他隨手一抹,敲了敲大門。

門應聲而開,一臉困頓的守門人探頭檢視,見到來人,立刻精神一震,睡意全無:“訣大人,您回來了?”

陸訣淡應了聲,跨門而入。

見天色還早,他回屋洗漱換了身衣衫,又隨意找了些食物填了肚子。

卯時一刻,天色漸漸開始泛白,他去了主子院子等候。

卯時三刻,屋裡終於有了動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