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瑜聞言,意味深長暼了眼藺荀。
樂心助人?藺荀?藺荀被看得有些不好意思,掩嘴輕咳一聲:“母親說笑的.”
周氏一直默默在旁打量著藺荀,見他眼神清明,舉止得體,只有在涉及瑜兒時,才會沒來由的羞澀緊張。
而且這孩子長得著實好看,眉目清秀如畫,靛青色的衣袍稱得他肌膚似雪,與瑜兒站在一起,簡直就像話本里說的金童玉女,讓人賞心悅目,心下頓時又滿意了幾分。
秦氏也在觀察著母女二人的反應,尤其上官瑜落落大方,端莊大氣,真是越看越滿意。
她似突然想起,道:“今天有圓笙師父講道,我看時辰差不多了,要不現在一起過去?”
周氏聞言,看了上官瑜一眼,又忍不住瞥了眼藺荀,微微點了點頭:“好.”
上官瑜前世這年紀的時候是最煩這些經文,每每一遇到這樣的時候,都會找機會開溜;但後來成親,遭遇一連串變故,漸漸便沒那麼排斥聽人講道。
她後來覺得,也許自己所承受的這些,或許就是經文中所說的宿命與因果,是她一輩子要做的功課......所以她沒有一死了之,沒有拋下自己的責任.......可惜天意弄人,最後還是落得個滿門被誅的悽慘下場......那麼如今這一世,又是什麼呢?是對於上一世她用力活著的獎勵?上官瑜唇角勾出一絲淡諷自嘲的笑。
藺荀默默走在她身側,發現她自剛剛開始就沉浸在自己心緒中,周遭一切彷彿都被排拒在外,心底除了擔憂,還閃過一抹失落。
她......對他......藺荀搖了搖頭,不願再想。
這一世,一切都會不一樣......幾人陸續走入法場。
一個著住持袈裟的和尚盤坐在上位的團蒲。
他對面坐著的是一排和尚。
再後面的團蒲上,幾乎坐滿了信眾。
上官瑜一行到的的時候,只能在邊角的位置選了幾個團蒲盤腿坐下。
沒一會,圓笙住持唸了聲:“阿彌陀佛.”
便開始講經。
鼻尖檀香縈繞,心跟著漸漸寧靜了下來......圓笙道行很高,講得經很深入人心,足足一個時辰的經文,眾人反倒覺得時光流逝太快,頗有些意猶未盡。
一小和尚起身開始逐客。
眾人無法,陸續起身離開大殿。
上官瑜他們跟在後面......秦氏對周氏道:“我預訂了齋飯,現在過去吃正好.”
周氏笑誇了一句:“你辦事一慣最是周到.”
秦氏很是受用。
幾人先後跨過門檻,走了出去。
一個小和尚突然追了上來:“兩位施主,稍等.”
上官瑜和藺荀同時回頭看去。
小和尚趕至兩人面前,雙手合十唸了聲佛號,然後從袖袋中掏出兩封摺疊整齊的信,一封給了上官瑜,一封遞給藺荀,不待兩人詢問,直接道:“這是圓笙師父給兩位施主的贈言,請兩位施主回府後再拆開.”
又道,“師父說,時也,命也,造化在人,他言盡於此,望二位好好參悟,不必再來尋他.”
秦氏和周氏滿臉驚疑,互相對視一眼,能得法華寺圓笙住持贈言可是極大的榮幸,更是千載難逢的機緣;尋常人就是想單獨求見一面都不易。
上官瑜捏著手中的信則不覺蹙了下眉,心中隱隱有種不安的感覺油然而生。
藺荀倒是面色淡定,將信收進袖中,拱手有禮笑道:“有勞小師父.”
小和尚唸了句:“阿彌陀佛.”
朝他們微微頷首,轉身離開。
秦氏似想到什麼,滿臉笑意:“圓笙住持是不是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