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大殿,在一顆百年銀杏樹下等著。
沒一會,上官瑜和藺荀先後走了出來。
周氏回頭看見,面色倏得一凝。
秦氏忙解釋道:“那是犬子藺荀,他小時候你應該也見過,不知道還有沒有印象?”
周氏聞言心底卻是升起一絲不悅,秦氏一早並沒有說會帶兒子一道,她本以為只是秦氏自己想多瞭解一些瑜兒,又是來廟裡燒香祈福,所以便一口答應下來。
秦氏自知理虧,陪笑繼續解釋:“本來這孩子說近日公事繁忙,不一定有空陪我過來上香,所以我就沒多嘴同你提,沒想到今日正巧得空,就一道過來了.”
周氏自然不是那般好糊弄之人,之前不提,那剛剛一道從山腳爬臺階上來的時候總有機會說吧,為何也沒聽她提過隻言片語?不就是怕她們女方顧忌名節,不願配合,便來個先斬後奏。
若說大新王朝兩家找時機讓倆孩子相看的也不在少數,但大多都是雙方互相同意約定,或者基本都是定親成了的。
但眼下秦氏陪著笑臉,瑜兒和藺家孩子正大步朝她們走來,她不好當場發作,讓雙方難堪。
秦氏見周氏不說話,心裡也有些發急,看到兒子走近,立馬上前招呼道:“荀兒,快過來見過周伯母.”
藺荀應承,走至離周氏幾步之遙的地方站定,拱手行禮,語氣恭敬的喚了一聲:“藺荀見過周伯母.”
周氏看著眼前這個有禮有節,清貴逼人的年輕人,心底的鬱色稍稍消減了些,微微頷首,應了一聲。
秦氏見狀,暗暗舒了口氣,然後視線暼向兒子身側的上官瑜,笑著介紹道:“這是你周伯母的女兒上官瑜,應該見過了吧?”
藺荀含笑點頭。
秦氏笑著道:“我記得你們小時候還經常一起玩耍.”
說起這個,她看著上官瑜笑問,“瑜兒可還有印象?”
上官瑜如實點了下頭,笑道:“具體的記不清了,只知道小時候就喜歡跟著比自己大的哥哥姐姐們身後跑……那時候去外祖父家,偶爾碰到藺少爺幾次,就喜歡纏著他問東問西,想來那時候藺少爺應該被瑜兒煩怕了.”
藺荀忙道:“沒有.”
秦氏瞧了眼自家兒子,心裡哪還不明白。
她笑著打趣兒子:“瑜兒有所不知,荀兒從小到大都可喜歡樂心助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