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院子和幾家商鋪。

何能把契書拿回去給嚴成錦,哭喪著臉:“少爺,咱們白白就給他銀子和商鋪?”

“想法是無價的。”

謠言一破,一個月時間,良鄉的商人和百姓日漸多了起來。

良鄉街道上,一家油坊開門了。

陳壽聽聞流民跑來良鄉,怕被劫掠,舉家去鄉下躲到現在才回來。

誰知回良鄉後,人竟比以前多了。

“爹,幸虧當時沒賣,你知道如今一家門鋪能賣多少銀子嗎!”陳壽父子在城裡賣油,賺個幾兩銀子維持生計。

陳老爺子唏噓不已,良鄉咋來這麼多商人了?

還多了許多工坊。

如今隔三差五就有人來問“門鋪賣不賣”。

“聽說在工坊那邊,交了銀子還能訂貨來賣呢。”陳壽想找老爺子要點銀子,許多掌櫃的靠這個發家了。

有很多新奇的小商品,棉籤、牙刷,毛巾、牙膏,沒聽說過,但大戶人家喜歡。

倒手一賣,就能賺銀子。

陳老爺子保守了一些,賣大半輩子油,攢點銀子不容易,不敢瞎折騰。

七月初,天氣燥熱。

嚴成錦讓匠人打造了一口大冰鑑,把西瓜放在裡頭,冰一個時辰,吃起來哇涼哇涼的,極為解暑。

夏天到了,轎子自然要裝空調。

尤其是去良鄉縣一趟,不裝空調,轎子裡能熱死人。

嚴成錦讓匠人在轎子的四角,裝了極小的冰鑑,不停有冷氣噴出來。

冰鑑裡頭裝的,是冰。

唐朝時,就有人發現了硝石放入水中,會吸收大量的熱量,並且結出冰塊,便被人用來造冰。

只是裝在轎子裡有個壞處,就是不停有水流出來……

下了值,一些大臣在午門等轎子。

只見一頂轎子極為奇特,破破爛爛,底下不停漏出水來,停了一會兒,地上溼了一片。

會撒尿的轎子?

大臣們算長了見識。

眼睜睜的看著嚴成錦抬腳,撩開轎簾,不緊不慢的坐進去。

不經意間上了下馬碑話題榜頭條,嚴成錦有些不好意思。

路過前門大街,聽到許多讀書人為良鄉縣爭辯,流民這個瓜,總算是被吃乾淨了。

幾日一晃過去,京城談論良鄉的人越來越多,到了人盡皆知的地步,李東陽也想去良鄉看一看。

特意告假一日,帶著僕人去了良鄉縣。

在京城通往良鄉縣的官道上,看見許多押運貨物的小商隊。

李東陽坐在路邊的石頭歇息時,還有人跟他打招呼

“嘿嘿,老哥也去良鄉尋貨?”

“哎……想去良鄉看看。”李東陽尷尬笑笑。

往前走,官道上,有賣吃食的茶鋪。

小二揮起搭條,吆喝:“客觀老爺,吃茶嗎?”

“嗯,歇歇!”李東陽下了轎子,讓轎伕得口茶水喝。

“這是什麼茶?”

“騎驢茶,提神的,走商走多久也不困。”小二吹噓道。

到了良鄉,李東陽大吃一驚,這裡竟比京城還熱鬧,街道窄小的緣故,人擠著人,貨車佔了大半街道,車水馬龍。

有許多攤販,乾脆把貨物擺在地上吆喝。

“爺,流民去哪裡了?”僕人疑惑。

李東陽也想知道,看起來似乎都是士紳和百姓,順著街道往下走,東瞧瞧西看看,也沒發現一個流民。

他只關心流民,對良鄉的商貨並無興趣。

“走,回去。”

如此盛況,陛下定然高興,嚴成錦竟不向朝廷稟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