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天殿,

弘治皇帝和九卿,圍在一座龐大的沙盤前,負手而立。

“韃靼能調兵五萬來大同,看來是鐵了心要攻城了。”

達延汗的兵力,最多不過十五萬,他們的大部隊駐紮在河套,與嚴恪松對弈。

“陛下有所不知,達延汗得了三門紅夷大將軍後,便北上收復各部,如今鄂爾多斯部、土默特部和永謝布部,徹底歸順達延汗旗下。”

秦紘分析手中的情報。

達延汗擁有的軍隊,遠不止當初的十五萬兵力了。

這樣一來,九邊的其他重鎮,就不能調兵支援大同。

“三萬兵力對抗七萬兵力,就算是王越前去,只怕也無法抗衡。

更遑論,大同的邊軍不善騎射,比韃靼和女真的鐵器,遠遠不如。”

馬文升直言不諱,並未因大同邊軍是大明的兵,就胡吹瞎侃。

“若當初嚴成錦不諫言攻打建州,女真也不會聯合韃靼。”秦紘說道。

劉健頷首點頭,但眼下只能想法子破局。

弘治皇帝想起紅夷大將軍,便問:“堅壁清野,用紅夷大將軍守城如何?”

“只怕不可,韃靼會繞過大同,從鎮河南下。”

馬文升在沙盤上,畫出一道線路。

北方的九邊,並沒有連成一道壁壘,有許多無牆垣的荒野可以南下。

為什麼非要攻下城池,才能南下?

這是兵法,若繞過守城直接南下,容易被前後夾擊,包餃子。

而攻下守城則不同,敵軍可以以守城為據點,後方無敵人,隨時可以撤退。

但,如今行事不同。

韃靼和女真有七萬人,就算守軍從後頭包抄,他們也可以直接突圍,完全不放在眼裡。

“讓朕想想。”弘治皇帝捋須,渾然不覺旁邊多了個人。

朱厚照盯著沙盤上,那代表大明的軍旗,渾不在意:“父皇可讓老高前去,老高貪生畏死,不會讓自己死在大同,如此一來,便會絞盡腦汁,平定大同之亂。”

弘治皇帝有些生氣了,此子看見沙盤,就像貓見了魚一般,在此大放厥詞。

但弘治皇帝想起剿河套時,嚴成錦畫的九宮格戰術,便問:“嚴成錦呢,讓他來奉天殿。”

不多時,嚴成錦來到大殿中,只見一座龐大的沙盤,弘治皇帝和九卿,皆站在沙盤邊上。

“臣嚴成錦……”

還不等他說完,弘治皇帝便直接道:“韃靼七萬大軍攻佔大同,守軍只有三萬,嚴愛卿可有想法?”

三萬打七萬?

依照嚴成錦的性子,會直接懇求陛下,將守軍配置至十四萬。

十四萬打七萬,還差不多。

但嚴成錦也清楚,京營不能隨意出京,再加上大軍北上,至少要一個月。

大同恐怕打完了。

“倒是有個辦法,三日之後,可見知結果。”

秦紘和馬文升目光閃過一抹驚愕。

上過前線才知道,三萬軍隊打七萬人,會有多吃力,縱然擁有城牆的優勢,也是雲泥之別。

李東陽低聲對著嚴成錦道:“無把握之事,莫要應承,以免延誤了戰機。”

彈劾焦芳的事,才過去兩日,言官們正盯著嚴成錦。

若此次失利,怕有不少人會彈劾,尤其是焦芳的門生。

弘治皇帝卻問:“你可知道,大同騎兵不如寧遠邊軍?”

想以少勝多,怕是不能。

“臣知道,若陛下准許,由宋景北上,此戰,或許還可以打。”

宋景從未上過前線,呆在都察院編修大明會典,恐怕難以升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