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立御史衙門的旨意,昭告天下。

第一個要設立御史衙門的地方,就是京城。

雖然京城已有一座都察院衙門,但它是總衙。

而新設立的御史衙門,是隻掌管京城,兩者的地位,有天壤之別。

身為都察院副都御史,嚴成錦舉薦鄭乾,為京城御史衙門的衙官。

“陛下,這是臣擬定的坐衙御史。”

你的動作倒是伶俐,朕才頒佈旨意,名單就送來了。

弘治皇帝認真地檢視名冊,設立御史馬虎不得。

他微微蹙著眉頭,詫異地問:“都察院的五個御史全派出去,值房不就無人了?!”

臣正是想從翰苑,重新調人啊。

胡憲五人在都察院磨礪了十餘年,早已磨平了稜角,

雞毛蒜皮的小事寫到彈章上,真正的貪腐卻不敢彈劾。

嚴成錦想從翰苑調幾個血氣方剛的人才,不過,卻不能跟陛下坦言,排擠胡憲五人。

“地方新設御史衙門,坐衙御史不足,故調派五位御史。

至於京城都察院,臣再從翰苑調人即可,還請陛下恩准。”

弘治皇帝頷首,胡憲五人經驗老道,坐衙手到擒來。

只是,看到調派的地方時,他嘴角微微一扯,你這是調派還是發配邊疆?

“為何都是窮山惡水之地?”

“窮山惡水之處,易遭惡吏欺壓,逼得百姓反抗,更需老謀深算的御史。”嚴成錦面色不變。

弘治皇帝覺得有幾分道理。

蕭敬卻瞥了嚴成錦一眼,咱這輩子,千萬不能落到嚴成錦手裡。

弘治皇帝看完名冊後,交由蕭敬送到內閣,內閣再頒佈擬旨執行。

嚴成錦微微躬身,又獻上兩本嶄新的典籍。

弘治皇帝翻開書皮,清淡的墨香,吸入鼻中,頓時精神抖擻:“這是?”

“是都察院新編的土地法和專利保護法。”

律法想頒佈天下,必須有皇帝的硃批。

一口氣推行五道律法,必定會讓官員和百姓,都壓力山大。

所以,嚴成錦決定,先推行土地法和專利保護法。

明朝的地契,大抵分為兩種,一種叫白契,一種叫紅契。

白契,就是買家和賣傢俬自交易,沒有中間商賺差價。

紅契,就是買家和賣家求官府佐證,蓋了官府的紅章。

紅契才是正式的契約,需要交納購置的稅款,白契更像是口頭偷偷交易,不用交稅。

土地法與大明律中的戶律,有相似之處。

弘治皇帝能看明白,

但他看不懂的是專利保護法,納悶的目光投向嚴成錦:“嚴卿家,專利保護法所指何意?”

嚴成錦簡而言之:“以宋景為例,他做出的器械,皆可受律法保護,朝廷能從中獲得稅收。”

這麼說,弘治皇帝就聽懂了,再在名冊上硃批准奏。

“命通政司,將邸報傳至兩京十四道。”

蕭敬連忙去傳旨。

土地法頒佈,在京城引起不小的轟動,尤其是牙行。

明律中的戶律也寫了需要交稅,看到土地交易需要交稅,倒不意外。

讓他們感到驚奇的是,專利保護法。

創造出來的器械,到衙門錄入名冊後,受到律法的保護,想用,得給銀子。

這聽起來,更像是一隻生蛋的母雞。

嚴成錦卻有些意外。

剛頒佈的專利法,不痛不癢,天下百姓都極為輕視,這樣一來,便意味著難以推行。

而此時,已比西方晚了四十年,大明才出現專利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