扛著巨石,往城牆上堆砌。

驅套時,將波羅堡的城牆摧毀了。

朱暉決定將修建長城的起點,定在此處。

“保國公,如今流民已遷引到西北,下官也該回京覆命了。”

張賢朝朱暉微微鞠躬。

修長城由保國公督建,他的任務只是從荊襄遷引流民來此。

很快就要入冬了,大雪前動身,路要好走一些。

“本國公看你頗有資質,不如就留在這裡吧?”

朱暉才不想修什麼長城。

城牆一旦修起來,韃靼人進不來,仗就打不成了。

且讓他在工地上盯著,他也呆不住,張賢雖天天板著一張臉,卻十分可靠。

讓張賢來工地盯著,他就能四處溜達。

“恐怕不行,下官乃是良鄉的知縣,豈能丟下良鄉不管。”

張賢無視朱暉臉上的慍怒。

保國公又如何,同樣不及良鄉重要。

嚴大人說過,朝廷有銀子修長城,能救濟荊襄的流民。

皆歸功於良鄉每年納上去的銀子。

朱暉惱羞成怒,拔刀架在張賢脖子上:“本國公一封疏奏,便能讓升官,回良鄉做什麼!”

“國公拔刀威脅朝廷命官,扣一分。”方學像面無表情的記分機器。

這扣分機制,乃是嚴成錦提出,弘治皇帝蓋章。

因朱暉有“將在外君令有所不受”的汙點記錄。

為了更好督查他,便立了這制度,好讓方學及時向朝廷稟報。

如此一來,能更好的督修長城。

朱暉聽聞時,還大喜過望。

以為很快就能積滿一百分,回到朝廷。

可當他看到加分規則時,才發現,太難了……

每天日常任務:

到城牆上巡視三圈,

去草棚慰問受傷的流民一次,

以身作則,扛石塊上城一次,

親自給流民施粥一個時辰……

全部做完,就算堅持一年。

所加的分數,不過才五分。

不知是哪個喪盡天良的人,定下這樣慘無人道的規則。

“哼!休要當真。”朱暉連忙把劍收起來,扣掉一分,就要多幹半年。

心中不服這樣的規則,奈何上頭蓋了陛下的大章!

已違抗聖旨一次,再無寬宥的可能。

即便國公也一樣。

聽到這裡,方學把寫下來的扣分理由劃掉。

心中微微佩服,有了這些日常任務後,保國公在流民中,頗受信服。

許多流民擁簇保國公,幹起來活來,分外賣力,也不必衙役催促。

更沒有流民暴動發生。

這在歷朝修長城中,實在難以一見。

“那下官明日,便回京覆命。”

張賢朝方學投去感激的目光。

方學是個有才能的人,將軍營中的一切打理得井井有條。

回到京城,他也好向嚴成錦稟報。

“十日便修了百餘丈,下官走後,便有勞方大人了。”張賢道。

方學點頭,有些尷尬:“替我轉告老高兄一聲,可否將吾妻接來延綏……”

長城一修就是十年,沒準回去,妻兒都跟人跑了。

“定將方大人的話帶到。”

……

這幾日,嚴成錦在等吳奐的訊息。

畫一本漫畫,對於吳奐這樣的手速黨來說,並非難事。

只有一種可能,吳寬對其管教太嚴,不准他出府。

嚴成錦決定去吳府一趟。

“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