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當弼馬溫。

弘治初年,又被弘治皇帝召回,在應天府任職。

應天府的府尹是正三品,國子監祭酒為從四品。

調任國子監祭酒,反而是被貶官。

不過,朝廷的調任,一向不管升降。

李東陽想到了弘治皇帝的顧慮:“韓重為人剛直,想來不會在乎品軼。”

弘治皇帝點點頭:“韓卿家廉以律己,勤而為政,倒是適合國子監的人選。”

“陛下,臣有一人舉薦,此人更為合適。”嚴成錦不急不緩道。

弘治皇帝和內閣九卿的目光,皆落在他身上。

大殿靜謐無聲,氣氛變得十分微妙。

此子每逢彈劾,必有大事發生,導致諸公都無法忽視他的存在。

聽聞他要舉薦,眾人便來了興趣。

“嚴卿家想舉薦何人?”

嚴成錦抬頭看了弘治皇帝一眼,正色道:“臣舉薦王守仁。”

李東陽等人臉色微微一凝。

還以為他要舉薦哪位老臣,誰知竟是王守仁。

“陛下不可,王守仁終究是年輕一些,韓重為官十餘載,品學之高,豈是王守仁可比。”

劉健信誓旦旦道。

嚴成錦並未多言,降職和平調容易,升官調任有些難。

王守仁若任國子監祭酒,必定會在國子監宣揚心學。

但他如今是刑部郎中,正五品官職。

擔任國子監祭酒,就要升為從四品,而他前陣子才升過官。

五品越往上的官員,想升遷越難。

弘治皇帝眉頭微微一挑,道:“王卿家的確年輕了一些,說起來,也該召王卿家回京了。”

符南蛇之後,還有陳六公的第二波黎亂。

“陛下,還請再等等。”嚴成錦道。

弘治皇帝問:“等什麼?”

等王守仁將第二波黎亂平定,不過,對弘治皇帝和諸公,不能這麼說。

嚴成錦道:“等王守仁教化黎人。”

……

海南,風清月白。

屯田營收編了黎人後,就一直駐守在稱雞山下。

九月,正是一年中第三種的季節。

王守仁決定明日拔寨回營。

“大人何時回京?”許進忠眼中有些不捨,有王守仁在,總感覺會安心些。

但如今黎亂已平定,想來很快便會回京了。

等船來,可以跟著秋糧一起回京。

“本官也不知,老高兄讓我帶一些木材回去。”

王守仁抬頭,不遠處的稱雞山有許多木材。

可惜,打了一仗燒燬大半。

正在這時,軍營外的篝火邊上,黎人幫忙準備晚膳。

陳六公將鋼刀藏在褲腰上,端著托盤,準備給王守仁送去。

“六公,南蛇將軍已死,不如就讓黎人過安定的生活吧?”

旁邊的舊將面露難色。

“狗官不死,如何安定!”陳六公說著,從竹簍掏出毒蛇,擠了幾滴到飯菜中,又抹在刀上。

“只要此人一死,明軍不過是土雞瓦狗。”

陳六公端著飯菜,朝王守仁的大營走去。

片刻後,進入帳中,瞧見王守仁在看兵書,方良永擦拭著長劍。

“大人,用膳了。”

“本官的呢!你們這些土人,不識數不成?”方良永被黎人斬殺了許多手下。

心中見了舊日的峒首,難免不滿。

沒料到還有人在營中,陳六公將飯菜端到王守仁身前。

王守仁看向方良永,謙恭:“方兄先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