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片刻之後,又匆匆忙忙的趕回來。

“西北三邊的賦稅總和,若都折算成銀子,相比明初時,每年大概少了十萬兩左右。”

這十萬兩,是米糧加稅銀的總和。

明初時,韃靼人被朱元璋收拾得老老實實,不敢進犯。

西北相對安定,百姓不用逃亡,交的賦稅自然就多。

如今,韃靼人把西北當成自動取款機,沒事就來搶一搶,人都跑光了。

大明的稅賦按人頭收,沒有人,就收不上來銀子。

“兩百萬兩銀子,看似很多,卻很值,修好河套的長城後,可以抵禦韃靼入侵。

流民耕種田地,賦稅就能提升上來,朝廷再開放西北的茶馬易市,西北的商旅很快就會繁榮。

如此一來,既然能解決荊襄流民的問題,也可以解決西北之患。”

嚴成錦不緊不慢道。

進宮之前,他把這幾個問題推演了好幾遍。

如今,還沒有直接經濟損失這個概念。

韃靼人入河套擄掠一次,除了搶走牛羊和糧食,還導致良田荒廢。

這都是直接經濟損失。

“諸公以為如何?”弘治皇帝心中有了定數,不鹹不淡問一句。

“臣以為,不可行。”韓文道。

“陛下,臣倒以為可以修,此看眼下雖然無利,卻可以福澤後代,今後太子……”

李東陽說得隱晦,弘治皇帝卻也能聽明白,他不解決荊襄之患,今後太子就要解決。

看厚照成日吊兒郎當的樣……唉,修吧。

“此乃利在千秋的大事,朕也覺得有道理。”

弘治皇帝心中莫名一痛,屯了許久才有二百萬兩銀子,又敗光了。

“謝陛下恩典,只是修建長城,需人督造,防著韃靼人侵擾,不如就讓保國公督造長城如何?”

朱暉和張懋身子微微一顫,陛下和九卿說了半天荊襄和長城之事,都把他們忘了。

“陛下,臣不想去,長城一修短則幾年,長則十幾年,臣要領兵打仗。”朱暉不樂意。

弘治皇帝胸口微微起伏,怒目圓瞪:“你兩度抗旨,還想領兵打仗?”

朱暉低下頭,不敢頂撞。

李東陽微微看向嚴成錦,這小子救了保國公一命。

荊襄流民之患是陛下的心疾,若能解決,就是將功補過。

修個長城要幾年時間,到時候,陛下早就把抗旨的事給忘了。

“臣覺得,保國公可以!”張懋怕這愣子拒絕了。

“保國公兩次違抗朕的旨意,此罪當斬,派他去修長城,豈不是便宜了他。”弘治皇帝清楚,這樣一來,是幫朱暉脫罪。

瞧見陛下龍顏大怒,大臣們噤若寒蟬。

“陛下,保國公替朝廷征戰無數,就此殺了……”馬文升吞吞吐吐,看見陛下的臉色,不敢多言。

此時,兵部左侍郎左宗彝大步踏入殿中。

“陛下,嚴總兵傳回的捷報!”

“快,呈上來!”

弘治皇帝開啟捷報,這捷報開篇很長,先是嚴恪松與朱暉爭奪將印。

隨後是調兵部署,與韃靼人大戰。

最後是戰利品的清點。

嚴成錦和李東陽等人眼巴巴望著,只見弘治皇帝臉色變換不斷。

看完之後,弘治皇帝由衷感嘆:“嚴卿家的文筆,真好!”

“???”嚴成錦忍不住吐槽,老爹不會把疏奏當成小說來寫吧?

“陛下,這捷報?”劉健也想看看。

弘治皇帝卻道:“既然如此,保國公就前往荊襄,徵召流民吧。”

李東陽等人面面相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