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月就是三千兩,一座豪華的宅邸。
這些書生大多家財雄厚,良鄉沒地方花銀子,他們反倒覺得無趣。
大明是個有想法就能賺銀子的時代,熱水囊一出來,許多士紳把湯婆子丟了,搶購熱水囊。
秋糧徵收在即,張賢對著嚴成錦道:“大人,秋糧可否緩一緩,下官上疏奏請乞,明年再徵收?”
收上來的秋糧不多,眼下興修水路,每日要花去三石米糧,兩石白麵,才能勉強維持。
新修藏書館掏空了良鄉的府庫。
拖欠稅糧在大明極為常見,更有甚者,鬧個災荒,朝廷把新稅和欠稅全免了。
“欠著吧。”
嚴府也沒有多少銀子,一下子掏出十五萬兩開辦造船廠,家裡的府庫空了大半。
出了衙門,走在良鄉的大街上,看哪裡都像銀子。
“這座宅邸是誰的?”
嚴成錦打量著這座宅邸,常年失修,比嚴府還要老舊一些,朱漆掉了,露出腐爛的木頭。
“這座舊宅,賣了幾年了,價錢太高沒人要。”當初買商鋪時,王不歲打聽過,這麼破也敢賣一千二百兩。
地段不好,又是在良鄉,給五百兩就是天價了。
就算是在良鄉街道上的商鋪,最高也只開了一千兩。
“幫我買下來!”嚴成錦道。
王不歲以為自己聽錯了,修繕還要花一百多兩銀子呢。
是了,嚴少爺最喜歡破舊的東西……
王不歲很快找到這宅子的主人,將地契帶回來,嚴成錦看了眼,竟是那個叫胡恭的舊宅。
開啟院門,裡頭還藏有三個流民,不用化妝,長得也像鬼一樣啊。
烏漆嘛黑,瘦骨嶙峋。
有點滲人……
王不歲正要驅趕他們離開,林松手放在長槍上,家丁也拿起棍子,怕他們撲上來打人,嚴成錦卻攔住他們。
“你們是從哪裡來的,怎麼不去草棚那邊?”
“小人剛從河間府來,沒有草棚。”
晚來的流民沒有草棚,也沒有田地,只能躲在這裡過日子,外頭冷,抗的住的出去找吃食,扛不住的蜷縮在這裡。
“去草棚那邊吧,自會有人安頓你們。”
幾個流民感恩戴德,跪在地上,接連磕頭。
嚴成錦對著轎伕道:“帶他們去找張大人,在草棚區那邊再搭一個草棚。”
轎伕領著他們去了。
在院子裡轉了一圈,大致瞭解這房子的結構,房子夠大,隔出來能做一個很大的“奇遇屋”。
嚴成錦在工部學習的繪圖技術,再次派上用場,畫著一張草圖,讓王不歲找匠人來修繕。
“按這圖來修,不就黑了嗎?”王不歲懷疑嚴成錦的畫圖技術。
“就是要黑。”
王不歲找了工匠來,將院子的頂部封上,整個府邸變得陰森起來,大白天嚇人。
更讓王不歲不解的,嚴少爺還買來了棺材、繩索、鏡子、冥紙、大鍋、梳子、紅布等亂七八糟的東西……
十日過去,整個宅院終於按嚴成錦的要求佈置完了。
良鄉流民草棚,
忽然舉行選醜大賽,王不歲搖搖頭:“不夠醜,下一個。”
“長得醜還有人要?”
“不知道,這不是工坊的大東家嗎?他有特殊的癖好。”
許多流民因為長得不夠醜,而自慚形穢。
自認為長得醜的站了上去,因為看到王大東失望的眼神,信心倍受打擊。
到底要多醜……
王不歲選了二十個人,帶去給嚴成錦挑,經過嚴格篩選,只留下十五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