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名隊伍有點長,起碼有五六十人,分成了三個視窗,其中有一個是專門給辦助學貸款的學生用的,正常報名要交錢,而申請助學貸款的學生只需要提交材料,登記一下就好了,而且排隊的人不多。

陳默一眼看到隊伍中有幾個自己的未來同班同學,此時理應互不認識,所以他並沒有打招呼。

排隊十幾分鍾後輪到了陳默,陳默拿出事先準備好的申請材料,麻利填寫了申請表格,很快便完成了申請,等待統一的審批。

助學貸款最高是六千一年,四期共兩萬四,每年開學自動打到專門的銀行卡上,自動扣掉四千五的學費,剩下的一千五自己留著當生活費。

申請完助學貸款,陳默又在旁邊視窗提交了貧困生助學金申請,來報到之前,他已經去鄉鎮拿到了蓋章的貧困生證明。

如果申請透過,每年可以拿到三千元,加上助學貸款的一千五,一年就有四千五,節約一點,一年的生活費就夠了。

這也是陳默拿來賺錢的第一桶金。

他家裡窮、又沒有有錢的朋友,新同學也不可能借到幾個錢,這個年代,沒有支付寶沒有網貸,連銀行和民間貸款都沒有門路,哪怕他輪迴幾次,也搞不到錢,只能用這些錢當作第一桶金使。

窮困人家出來的孩子想短時間內搞到第一桶金,實在是太難了。

陳默的這一身行頭,完美體現出一個貧困生的樣子,給他辦理手續的老師都忍不住在他申請上寫上‘特困’二字。

他的衣服和鞋子以及髮型,完美解釋了什麼叫做亂搭,本來一個帥氣的小夥子,硬生生變成了一個臨界於民工和大學生之間的貧困戶。

白色回力鞋,深藍色工裝褲子,皺巴巴的寬鬆白色長袖襯衫,沒有剔過的鬍子,沒有來得及剪掉的長髮……,只差將“我是窮人家的孩子”幾個字寫在臉上了。

辦完入學和貧困生助學金申請,陳默徑直離開了行政樓,沿著主校區大路往資訊分校走去。

資訊分校和主校區隔了一條馬路,主校區大門和資訊分校區後門相隔幾十米,走出大學牌樓,過一條馬路,再走三十多米就到了。

去宿舍的路上遇到好幾個同班同學,和家人一起提著大包小包有說有笑往宿舍走。

他們家境一般都比較殷實,大老遠跨省都親自送孩子來上大學。而陳默家父母連送陳默去火車站搭車的車費都不捨得出。

他輕車熟路地來到宿舍樓下,在宿管阿姨那裡登記後,順利拿到宿舍鑰匙。

但他卻沒有回宿舍,而是轉身朝著資訊學部正門走去。正門對面是華師正門,街道上都是商業樓,附近還是電子產品集中區,很繁華。

此時已經到了上午十一點半,天熱的要命,陳默走出大門後,直接進了門口旁邊的商業大廈,坐電梯來到長江證券公司。

他拿出身份證,找工作人員辦理了賬戶。

此時辦理開戶的人不多,他不用排隊,半個小時就拿到了賬戶和密碼,以及一本打著賬戶資訊的硬卡,卡外邊還包著一層透明塑膠。

繫結銀行卡還需要去銀行辦理。

但此時銀行已經下班了。

陳默在門口一家拉麵店吃了一頓飯,很快返回了學校。

此時正值大學開學,宿舍樓下、食堂門口都是擺地攤賣日用品的,學校便利店裡也都有。

早有經驗的陳默在便利店買了一條便宜涼蓆,一臺小風扇,一個塑膠水桶,兩條毛巾和牙膏牙刷,一雙塑膠拖鞋,一包洗衣粉和一把衣架子,一條薄毯子,都是必需品,總共才花了不到一百塊錢。

其實還有很多東西需要花錢買,他這一身行頭也要換了,不然真的太掉價,人都是視覺動物,打扮太難看,也不要指望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