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晉王朝 建元七年

明晉崛起於北方邊塞之地,以摧枯拉朽之勢進軍南下,陸續攻破南境的南周、南漢、古蜀、元陽、前楚等五國,得以一統天下,為天下正統。

明晉之所以能奪這天下,憑的是那嚴律守紀的軍隊,而在軍中又以白虎軍和獵羽軍獨樹一幟拱衛整個明晉朝。

民間有歌謠:“白虎白虎,嘯山林僻邪祟。獵羽獵羽,驚鴻落飄宇內。黑白相映,端得明晉。年年相看,若新春至。爆竹聲聲,又長一歲。”

明晉北方邊境叢雲關乃天然高地並修築了邊隘謂之叢雲城,地勢高峻險要,是南下的一處要道,數年來在北方的北袞若是想揮兵需要途經此處。北袞曾數次派大軍欲攻陷此地,皆是無功而返,只因每當北袞大軍向其出兵,叢雲關往往無兵出城對敵,面對北袞兵將的是那漫天的箭雨,一支支密密麻麻的朝他們射去,即便是用盾牌堅甲去抵擋,亦是被箭矢貫穿了身體而倒下。

這射箭之人正是明晉獵羽軍,每一名羽翎的選拔極為嚴格,其射出十箭必有三箭命中,叢雲關中配備五萬步卒和三萬羽翎軍坐鎮。

此時入夜的叢雲城更顯安靜,城牆上和城內都有士卒把守和巡邏。城牆上的兵卒個個站立整齊觀察著城外隨時有可能發生的狀況,本是一片肅殺氛圍。恰恰被一道不合時宜的聲音打破:“啊,這隻紅燒乳鴿可真香,不枉我今早特意起來看見有隻飛鴿把它射下來,當然啦這其中也包括我的好手藝!”

尋著聲音望去可以發現有一名男子席地而坐於城牆上,並在他面前架有一個火堆,一隻手拿著插有乳鴿的樹枝放在火上烤,一會兒後就吃了起來。士兵當值期間如此行徑屬違反軍紀,理應責罰打三十鞭,可四周計程車兵卻無一人出來呵斥此人,實是怪異。

在火光的映照下,可以看到這男子的面容好生儒雅,眉深眼銳,透露一股大學士的氣質風範,且未穿戴甲冑只是穿了一件玄墨色衣衫。有著腳步聲在向男子靠近,隨著腳步聲越來越近直至消失,男子回首瞧了一眼笑道:“韓琛,沒事的話請不要煩本都統我啊!”

隨著男子的自稱,其身份呼之欲出正是叢雲關統帥秦少陵,朝堂上的從一品武將。而其身份則是明晉丞相秦子禮之子,其母更是太和帝的妹妹也就是當今建元帝的姑姑,這等身份可以算是半個皇室宗親。那麼可以說此人將來的仕途只要沒有太大過錯都會一帆風順,秦少陵在王都南都城也冠有才子之名,可偏偏這樣的人物卻做了一個曾令人不解的決定。

便是他二十歲及冠禮那一年,冠禮完成後男子就可參軍或入仕,憑他的身份入仕可謂是平步青雲。然而他卻選擇參軍入伍,這可讓當時的官員好一陣子都在談論這事,說什麼秦家公子放著好好的文官不做硬是做武將,打打殺殺的,還是在士卒底層做起。

後來,秦少陵一步步殺敵,軍功越積越多才封為都統,執掌八萬大軍,他從未靠過關係。他一身功夫亦是了得,武道上十年踏入了別人苦練一輩子也不一定到的準宗師。

站在秦少陵身後被稱為韓琛的男子是其副將,成日裡板著一張臉,也是可惜他那頗為英俊的模樣。只見他認真說:“大人,南都城來旨詔你速回!其它沒有明說,恐有不妥!”秦少陵擺了擺手說:“明日我便趕回。”

聽完這句話後,韓琛露出擔憂神色道:“大人,還請三思,恐有不妥。”

秦少陵,回過頭來說:“既來之則安之,該來的躲不掉。韓琛,你明日備馬與我一同回去。”

韓琛見著勸說無用,只好道:“是!”

遠在叢雲城右上方五百米樹林中,正有著兩個身穿夜行衣的探子窺視叢雲城的舉動,其中一個探子誇誇其談:“不是說這叢雲城依險據守防備森嚴,派出了三批探子皆無果,可眼下那城牆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