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旁聽著大家的討論,腦海中突然閃過一個念頭,他趕忙說道:“咱們可以結合一下繩索和木筏這兩個辦法呀。

先把木筏做好,然後用繩索一端固定在木筏上,另一端固定在這邊河岸,咱們順著繩索慢慢把木筏放到河裡,這樣既能借助木筏的浮力,又能透過繩索控制它的方向,不至於讓它被水流衝得沒了蹤影,等木筏漂到對岸附近了,咱們再解開繩索,划過去或者直接上岸就行。”

眾人聽了秦有蓬的這個提議,覺得眼前一亮,這個辦法似乎綜合了前面兩個方案的優點,可行性相對更高一些。

不過,還是有不少細節需要進一步完善。

劉佳寧思考了一會兒,說道:“這個辦法是不錯,可怎麼把木筏安全地放到河裡也是個問題呀,這岸邊這麼陡峭,一不小心木筏就可能直接被沖走了,咱們得找個相對平緩的入水點才行。”

林雪凝也附和道:“還有啊,就算到了對岸附近,怎麼上岸也是個難題呢,萬一岸邊也是這樣陡峭的石壁,那可就麻煩了。”

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地討論著,雖然每個辦法都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但透過這樣的集思廣益,思路也逐漸清晰起來。

王大川看著積極思考的隊友們,心中湧起一股暖意,他大聲說道:“大家說得都很有道理,這些辦法雖然都有困難,但咱們一個個去解決就行。

現在咱們先按照秦有蓬說的這個思路行動起來,一部分人去找合適的樹幹做木筏,一部分人去找藤蔓準備繩索,同時留意一下河岸兩邊有沒有合適的入水點和上岸點,咱們齊心協力,肯定能渡過這條暗河的!”

眾人聽了,紛紛響應,各自分工,開始為渡河做準備。

一時間,河岸上變得忙碌起來,大家都懷揣著對過河的期待,投入到緊張的準備工作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