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辦法,只能讓他繼續只做一個洗澡工。

老闆對於曉和的評價是——“有時候像個天才,有時候又像個白痴。”

寧書藝詢問起柴堯和於曉和在店裡面一起工作期間的交流互動,店長努力回憶過之後表示,據她所掌握的情況是柴堯這個人倒是很圓滑世故,能說會道,但是這兩個人即便是一起在店裡工作期間,也並沒有很多交流,看起來並不是特別親密,所以後來於曉和跟著柴堯一起離職,老闆才會特別驚訝。

不過隨著和店長溝通的深入,寧書藝和霍巖也發現了一個和他們之前瞭解的情況有出入的事情。

喬漢源之前說過他是聽一個購物區那邊的銷售說的,在和舊同事溝通詢問過之後,認定是柴堯。

可是從店長口中他們卻得知柴堯入職這家寵物醫院是在易文文雖然還沒有身敗名裂,但卻已經不再光顧他們這家之後。

也就是說柴堯到M市短暫工作期間,和易文文之間並不存在任何直接交集,自然也不可能是他當初把這件事誤打誤撞透露給了喬漢源。

店長也提到,易文文當初帶來的狗一般都是有傷的,或者是骨瘦如柴,又很髒很臭的那種,所以每次她帶來的狗在“出院”前總難免需要洗一洗,做個美容。

老闆每一次都把這個任務交給於曉和,希望能夠藉助易文文的名氣,再幫自己的寵物醫院打出一些名號來。

無奈於曉和不肯出鏡,所以這方面的宣傳效果沒有實現,等到易文文身敗名裂之後,倒也算是因禍得福了。

過後寧書藝和霍巖分析了一下,認為這可能是源於喬漢源和他前同事的記憶偏差,真正驚動了易文文,讓她不敢再繼續在這裡治療受傷小狗的人絕不會是柴堯,而可能是少言寡語、缺乏存在感的於曉和。

於曉和作為給易文文的狗洗澡的洗狗工,憑藉著他對於狗的瞭解,很容易發現端倪,但是又因為他本人木訥安靜,缺乏存在感,而被他作為同鄉介紹進來的柴堯的性格表現又是比較外放的,容易讓人留下印象。

於是乎旁人對於一些與他們兩個人有關的瑣碎細節,就會被張冠李戴,從於曉和的頭上轉移到了柴堯那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