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說的是於曉和麼?為什麼叫他狗娃?”寧書藝可不希望這話茬兒被翻片兒,趕忙問。

“對對對,是叫於曉和!你們要是不說,我一下都想不起來那小子的大名叫什麼了!”長臉女人連連點頭,“這外號不是我給起的,是我們村兒裡孩子那會兒都那麼叫他,叫來叫去的,一說狗娃我就知道是許家我三舅那個外孫子,要是說大名我反倒還得多想一想這是叫誰呢。

其實就是以前他在村子裡跟他姥姥和姥爺過日子的時候,跟村子裡別的孩子都玩不到一起去,反倒是成天跟家裡的狗混在一起。

有的時候上來那個牛脾氣,還非得要跟狗一起在狗窩裡睡,他姥姥和姥爺攔都攔不住,最後沒辦法了,他姥爺找村裡木工活幹得好的,給做了一個可老大的狗窩,裡面什麼褥子被子都給鋪厚厚的,那小子非要跟狗睡的時候也由著他了。

可能就是這麼著吧,後來村子裡的小孩兒都開始管他叫狗娃,叫多了,我們這些大人就也被帶過去了。”

“於曉和他之前一直都是在村子裡和姥姥、姥爺一起生活的?”寧書藝問。

歲數大一些的嬸子點點頭,她對於曉和似乎更多的是同情:“那孩子好像兩三歲就被爹媽給送回來了,一直就沒接回去過,一直在姥姥家這邊養著。

原來老兩口還在的時候,這孩子還偶爾回來看看姥姥和姥爺,後來姥姥和姥爺都沒了之後,他好像就再沒回來過了,也不知道在外面過得怎麼樣。”

一旁長臉女人連連點頭,表示贊同。

“他爸爸媽媽為什麼把他一直寄養在這邊?”

兩個女人聽到這個問題,對視了一下,最後還是長臉女人愛說話,沒那麼多顧忌,回答說:“他爸媽不要他了!

我聽人說,那孩子小時候剛出生好像是因為缺氧還是怎麼著,反正好險沒過來,後來命是保住了,就是腦袋給憋傻了。

大概兩三歲的時候吧,他爸媽帶他去外面的大醫院檢查過,人家說沒救了,這個腦袋救不回來,這就是個傻小子了。

然後他爸媽就給他扔我三舅家裡,讓老兩口給帶著,就再也沒管過他。

後來人家又生了一個,又精又靈的,聽說是全心全意培養那個腦袋好使的孩子呢,不想在狗娃身上浪費心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