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人過於旺盛的好奇心感到很無奈。

不過她也並沒有氣餒,方才到這個路口的時候,她就已經注意到了,這個十字路口周圍都是樹林,只在路口附近有一點稍微低矮些的花圃和石板路,一圈看下來,只有一盞孤零零的小路燈,沒有任何的監控裝置。

那麼想要透過公園官方的監控裝置從高處拍到有人趁亂動手殺人的畫面是不大可能了,這樣一來唯一的指望就是周圍那些看熱鬧的人。

現在這個人人都是“自媒體”的時代,不管遇到大事小情,是有什麼突發狀況,還是單純看到了有趣的或者美麗的景色,人們都會下意識掏出手機,幫助自己拍攝記錄下來,一方面可以用作日後的回憶,另一方面也可以透過與朋友甚至網路上的陌生人分享,來獲得一定的關注和熱度。

快閃活動雖然已經沒有幾年前那麼新穎特別,但是隻要氣氛到位,也仍舊是一個吸引人眼球的事件。

尤其是加上了撒彩色粉這種讓畫面感更豐富的環節,只怕方才在活動進行中的時候,除了受到氣氛感染,也主動跑去加入其中的人之外,周圍的圍觀者人手一部手機,都把鏡頭衝著跳動的人群在拍攝吧。

於是寧書藝又開始徵求圍觀者的同意,檢視他們方才拍下來的影片。

然而讓寧書藝有些失望的是,有的人不願意跟調查刑事案件的警察打交道,覺得晦氣,沒等被問到頭上就急急忙忙離開了。

有的人雖然不介意,也願意配合,但手機裡可能就只有那麼一兩段關於方才快閃活動的影片,並且時長也往往不足30秒,拍得很短暫。

他們的理由也很簡單——“朋友圈就只能發三十秒,拍那麼長還佔手機記憶體,沒必要!”

這些短短的影片鏡頭晃動幾乎都很嚴重,寧書藝很努力地看過之後,都沒能夠從中發現什麼疑點。

正在她有些發愁的時候,霍巖過來找她。

“那邊有一個人,聽說是從頭看到尾,在邊上一直用手機錄影片,一直錄到了救護人員趕到,說是人是被殺的,這才被嚇壞了,沒有繼續錄,現在人就在那邊坐著呢。”他指了指一旁的樹林旁,示意寧書藝看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