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你等一下。”陳醫生從電腦上搜尋了一下,很快就查到了何進軍的記錄,“喏,在這裡,你們自己看吧。”

寧書藝和霍巖對比了一下日期,發現這一次就真的時間是在何進軍從崔海春的公司離職之前,在那之後沒多久他就辦理了工傷離職的手續,並且得到了一百萬的工傷賠償金。

這樣一來,這裡面的邏輯就可以被理順得很清楚了——何進軍早先在那家“理財公司”工作期間,檢查出身體異常,但是出於諱疾忌醫,或者是沒有積蓄用來治病的迴避態度,沒有正視問題。

之後被崔海春以某種渠道某種名義挖了過去,在得到了關於酬勞的許諾之後,何進軍到醫院來確認自己的病情,得到了確診的結論之後,也就堅定了他收錢幹活兒的決心。

至於之後為什麼沒來住院準備手術,那就更簡單了——他的任務還沒有穩妥的完成。

“陳醫生還能記得崔海春上一次來做檢查的時候身體方面除了肝癌之外,還有沒有什麼別的狀況?”霍巖問。

陳醫生回憶了一下,搖頭說:“沒有,其他方面的指標倒是都還可以,他的肝癌還算是處於最佳治療時機,所以整體上人的精神狀態和身體狀態都是正常的,還沒有帶來那麼顯著的影響。”

陳醫生的話,加上崔海春沒有在任何一家本地醫院被查到外傷就醫的記錄,甚至沒有除了檢查肝部以外的其他任何就醫記錄,這就基本上排除了他“工傷”的真實性。

在寧書藝和霍巖在陳醫生這邊有所收穫的同時,另外一邊羅威和齊天華也同樣帶回了對他們而言非常重要的一個線索。

“何進軍之前工作過的那家‘理財公司’不是業務面很廣泛麼。”羅威在開會的時候同他們分享道,“其中有一個長期合作的客戶,是一個地下的睹坊。

但凡是欠了那家地下睹坊睹債的人,到期不主動償還的,都會被那家‘理財公司’的人上門催收。

而在那家地下睹坊委託‘理財公司’幫忙催收的名單上,可有咱們一個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