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
臨安國朝堂之上。
宇文南康以使者的身份覲見。
身著白色孝服,一臉冰冷的宇文南康,惹來了不少臨安朝臣的非議。
大臣們在皇帝洛中天尚未到來之際,紛紛交頭接耳。
固化派的朝臣們,紛紛拿異樣的眼光看宇文南康,議論道:“朝堂之上,穿著孝服,這成何體統?”
“是啊,難不成她亞圖國死了人,我臨安還得陪他守孝?”
“是啊是啊,到底是誰死了?”
“聽說昨晚驛館裡出了事,不知道皇上是否已經知道了?”
“誰死了?”
“聽說是梨玉公主死了,老朽正準備退朝後前去驛館.”
“……”以上,是保守派的議論。
而激進派的也同樣議論紛紛,內容則與保守派有所不同。
聽,一個老臣拽著另一個老臣,道:“老朽以為,亞圖國太子穿著孝服上我臨安朝堂是對我臨安王朝的信任,應當派人前去弔唁死者,並且由禮部將此事提上議程.”
“是啊是啊,亞圖國太子帶著亞圖國公主前來我國選妃,原意也是要將梨玉公主嫁入我臨安王朝的,如今客死他鄉,好不悽慘啊!”
“說得是啊,梨玉公主在我臨安國遇難,我臨安國自然不能袖手旁觀,不僅要找出殺人兇手,將其繩之以法,更要體現我國對亞圖國的重視,對梨玉公主的葬禮,馬虎不得.”
“是啊是啊!”
這邊的附和聲此起彼伏。
固化派那邊立即不滿了,一個一個拿冷眼瞅著這一邊。
這時候,公公崔全尖著他公鴨嗓子大呼:“皇上駕到!”
於是,朝堂之上,無論固化派還是激進派,或者是從來不言語的沉默派,個個拱手作揖,整齊地高呼:“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洛中天一揚手,殿上止住了聲音。
眾臣手裡各執一柄玉覃,開始按照職務高低上奏。
洛中天威嚴地坐於朝堂之上,聽著臨安各方的不利訊息——兵部報:皇上,北丹國與我國交匯處,村民為爭水井,大打出手,已經由兩個小村寨發展為群毆事件,如今,已經有三萬人加入了群毆之中。
北丹國已經出動了北丹鐵騎,我軍駐守在臨安邊境,請皇上示下。
工部報:皇上,半月前修繕的百姓房屋,經不住雨水連綿,百姓怨聲載道,請求減免賦稅。
……禮部無事可奏,原想著張羅著先替醫女天樂求一個郡主之名,再替她籌備一些嫁妝,反正等到比賽結束,她都是要嫁到他國去的。
經剛才事情一鬧,突然覺得有事可奏了。
只見禮部尚書拱手道:“皇上,亞圖國梨玉公主昨夜在驛館遇害,如今兇手逍遙法外,臣懇請為梨玉公主舉行隆重的葬禮,由禮部挑我朝重臣親自將梨玉公主的屍首送回亞圖國.”
“宇文嫣然昨夜遇害了?”
洛中天驚呼了一聲。
天知道昨晚宇文嫣然遇害以後半柱香的時間,他接到了探子來報。
然而,九洲盟著實讓他十分頭痛,陸續派出去的十撥死士,沒有一個活著回來的。
如今,九洲盟就如同一個神話一般存在著。
除了有人知道九洲盟主是一個長年穿著黑色衣服,戴著銀色面具,腰間別龍魂劍的人以外,沒有人知道他來自於哪裡?沒有人知道九洲盟的根據地在哪裡?更神奇的是,百姓大多知道九洲盟內多義士,街頭巷尾,也多在談論著九洲盟是怎樣一個替百姓著想的組織。
宇文南康一直一言不發,現在聽皇帝的語氣,不知道自己的妹妹已經遇害,心頭的氣消了不少。
畢竟,他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