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孫承宗殉國 (第1/1頁)
再次回到母校發朋友圈的句子 冷榆楓 加書籤 章節報錯
多爾袞率領殘兵敗將,和皇太極合兵一處。
皇太極親率八旗精銳,借道蒙古科爾沁部,繞過寧錦防線,直撲喜峰口。
深夜,喜峰口關城上,守將朱國彥正藉著月光翻閱《孫子兵法》,忽聞關外傳來陣陣狼嚎。他眉頭一皺,這狼嚎聲過於整齊,似有人為操控之嫌。正欲派人查探,關下突然火光沖天,數百名蒙古騎兵高舉火把,呼嘯而來。
\"放箭!\"朱國彥厲聲喝道。箭雨傾瀉而下,蒙古騎兵卻如潮水般退去。正當守軍鬆懈之際,關城兩側峭壁上突然垂下無數繩索,八旗精銳的白甲兵如鬼魅般攀援而上——原來那狼嚎聲是清軍斥候模仿,用以掩蓋攀巖聲響。
關城陷落時,朱國彥點燃烽火,卻見烽火臺上早已被人澆了水。他至死不知,關內一名參將早已被清軍收買。
清軍破關後,兵分三路:
- 左路由阿巴泰率領,沿潮白河南下,直撲通州糧倉
- 右路由嶽託統領,向西劫掠昌平皇陵
- 皇太極親率中軍,直逼京師德勝門
榆翔在欽天監夜觀天象,見紫微垣星光黯淡,帝星周圍煞氣環繞。他立即策馬趕往兵部,卻見滿朝文武亂作一團。兵部尚書王洽癱坐在太師椅上,喃喃自語:\"關寧軍何在?宣大援兵何在?\"
\"大人!\"榆翔一把揪住王洽衣領,\"清軍已破喜峰口,此刻當速調孫承宗大人督師禦敵!\"
王洽如夢初醒,顫聲道:\"孫老已致仕歸鄉,正在高陽...\"
高陽城頭,七十六歲的孫承宗披甲執劍,鬚髮皆白卻目光如炬。他召集全城壯丁,將家中存糧盡數分發,又命人拆毀城牆附近的民房,以磚石加固城防。
\"孫老!\"榆翔率三千輕騎星夜馳援,卻在城下被清軍攔截。阿濟格的重甲騎兵如鐵牆般壓來,榆翔急中生智,命將士點燃馬尾,驅趕受驚的戰馬衝陣。
城頭之上,孫承宗見援軍被困,當即下令:\"放'萬人敵'!\"這是他在遼東時發明的火器,以火藥填充陶罐,爆炸時碎片四射。清軍陣型大亂,榆翔趁機殺入城中。
\"孫老!\"榆翔跪地請罪,\"末將來遲...\"
孫承宗扶起他,目光凝重:\"清軍此番入寇,意在震懾朝廷,逼我議和。你速帶精兵繞道保定,截其歸路!\"
清軍在京畿肆虐月餘:
- 通州糧倉被焚,數十萬石軍糧化為灰燼
- 昌平皇陵遭劫,崇禎生母孝純皇后陵寢被毀
- 良鄉、固安等縣百姓慘遭屠戮,屍橫遍野
榆翔率軍遊擊,專挑清軍輜重隊下手。他利用《武備志》中記載的\"火龍出水\",在潮白河上設伏,焚燬清軍渡船數十艘。
清軍滿載而歸。高陽城下,孫承宗望著遍地屍骸,老淚縱橫。他提筆寫下《高陽守城記》,卻在完稿當夜自縊殉國。
榆翔跪在靈前,取出孫承宗臨終前交給他的密信。信中揭露了一個驚天秘密:清軍此次入寇的路線圖,竟是從兵部流出的...
“鐵騎踏破山河碎,
孤城血染日月昏。
自毀長城千古恨,
誰憐蒼生泣鬼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