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了兩輛戰車,川島中隊那100多鬼子就不是一排的對手了,防守戰的優勢還是很明顯的。

由於兩輛戰車的原因,一排選擇將川島中隊放進了第一道戰壕,鬼子還以為佔大光呢,到了戰壕裡之後才知道,裡面七彎八拐的,到處都是通道。

八路軍熟悉地形,下到戰壕內的幾十名鬼子就像進了迷宮,走著走著就從背後鑽出兩個八路,手雷一扔,幾個鬼子就被炸倒。

戰壕內到處都是手雷的爆炸聲,一排一段戰壕一段戰壕的清理鬼子,不到半個小時,進入戰壕內的鬼子就消滅掉了。

而戰壕外的大量鬼子被第二道、第三道戰壕內的機槍死死地壓制住,雙方就在環形工事附近互相對射。

這種打法鬼子還是第一次經歷,以前都是衝上對方陣地後,對方就放鴨子了。

這支八路軍跟皇軍在戰壕內外爭奪,皇軍竟然被打的節節敗退,他們戰術讓川島中隊的鬼子很不適應。

彷彿一個個從地裡鑽出來的一樣,變戲法似的一個個從他們想象不到的地方冒出頭來,扔完手雷就撤。

鬼子對地形不熟,吃了大虧,川島中隊終於扛不住了,丟下一地的屍體撤了下去。

第二輪戰鬥結束,川島中隊只剩下50來人,李青的第一排也傷亡了30來人,其中陣亡17人。

這樣打也是沒有辦法,主要是為了打掉鬼子的戰車,不得已才放了部分鬼子進戰壕,打成了坑道爭奪戰,傷亡大一些也是正常的。

好在鬼子只有兩輛戰車,如果多的話又沒有合適的反坦克武器,打陣地戰是很吃虧的。

鬼子撤下去後,二排將傷亡較大的一排換了下去,指揮員也換成了二排長張宇。

內村少佐見第一中隊被打殘了,就讓他們下去休整,新一輪進攻由第二中隊接替。

第二中隊滿編182人,在之前獵鷹特工隊的襲擊中傷亡了十幾人,所以他們能投入戰鬥的只有160多人。

在步兵進攻之前肯定少不了炮火準備,鬼子的戰術就是這麼簡單:

步兵衝,炮兵轟,步兵衝完炮兵接著轟,就是這麼反反覆覆的來。

鬼子還有一套最常用的戰術就是兩翼迂迴包抄,可陳家嶺的地形根本無法實施迂迴包抄戰術,太行山的陘道就那麼寬,兩邊不是懸崖峭壁,就是崇山峻嶺。

“轟轟轟!”

鬼子的炮火準備開始了,兩門步兵炮不斷地轟擊七連的陣地,可惜效果並不大。

七連修的環形工事只要不是105毫米以上的重炮,就算是75毫米榴彈炮也是沒有用的,更不要說是2門步兵炮。

十幾分鍾之後,鬼子第二中隊開始進攻,他們還是排成了幾個梯隊,遠、中、近火力搭配得當,班、組配合嫻熟,一看就是老鬼子。

雙方在80米左右就交上了火,鬼子打的非常有耐心,這一次他們將步兵炮和重機槍一起作為支援火力配合第二中隊進攻。

只要二排的機槍超過幾個點射,鬼子的步兵炮就會跟上來定點清除,已經有一挺機槍被鬼子的步兵炮端了。

這也給二排的機槍提了一個醒,在一個射擊位一定不能超過三個點射,打完就得換地方。

步兵炮的射程超過了1500米,最佳距離是600到800米,在這個距離上,八路軍只有捱打的份。

鬼子的戰術很明確,就是在80到100米之間與二排對射,給他們的步兵炮創造機會。

只要打掉了八路軍的機槍,八路軍就抵擋不住他們的進攻了。

算盤打的挺好!

張宇這邊也有應對的策略,機槍只打兩到三個點射就更換陣地,用狙擊手狙殺鬼子的軍官和機槍手,用曲射的擲彈筒將手雷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