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京城城郊的梧桐葉開始泛黃,微風拂過,落葉紛飛,給這座繁華都市增添了幾分秋意。

在這秋高氣爽的日子裡,李延清身著官服,頭戴翎帽,腳步輕快地走進城中。他的出差任務已經完成,這會兒回京述職。

而此刻,在京城的一處客棧裡,李子安也整理好行囊,準備回京。

他雖然只是一個小小的縣令,但治理有方,深受百姓愛戴。

此次回京,他心中既有對李延清的思念,也有對即將到來的述職的忐忑。

兩人終於在京城的一家茶館裡不期而遇。

李延清一進門,就看見了坐在角落裡的李子安,他身穿青色長袍,手捧茶杯,正靜靜地望著窗外。

李延清微微一笑,走過去拍了拍李子安的肩膀:“子安,好久不見。”

李子安轉過頭,看見是李延清,頓時喜上眉梢:“延清哥,你回來了!真是太好了!”

兩人坐下,點了一壺龍井茶,開始敘舊。

李延清先開口問道:“子安,你在縣令的位子上做得如何?可有遇到什麼難處?”

李子安搖了搖頭:“多虧了延清哥這些年幫助,我在縣裡一切順利。雖然只是個小縣令,但我也盡我所能為百姓做些實事。”

李延清點頭稱讚:“我就知道,子安你絕非池中之物。能在基層為百姓做事,也是難能可貴的。”

兩人聊了一會兒,李延清又問:“子安,你此次回京,可有想過將來的打算?”

李子安沉默了一下,然後說:“其實,我一直有個心願,就是希望能跟隨延清哥一起,為朝廷、為百姓做更多的事情。但我也知道,這需要更多的努力和機遇。”

李延清看著李子安,眼中閃過一絲欣賞之色:“子安,你的心意我領了。不過,要想在朝廷有所作為,光靠心意是不夠的。你需要有真才實學,還需要有足夠的經驗和歷練。”

李子安點頭稱是:“延清兄教訓的是。我會繼續努力,爭取早日實現自己的抱負。”

兩人又聊了一會兒,李延清忽然問道:“子安,你可知我為何能在短短几年內,從一個小小的進士,一路升至巡撫之位?”

李子安想了想,搖了搖頭:“延清兄天賦異稟,才華橫溢,自然能得到皇上的賞識。”

李延清微微一笑:“才華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眼光和機遇。我始終相信,只有站在更高的地方,才能看得更遠。而要想站在更高的地方,就需要不斷地努力和奮鬥。”

李子安聽後,心中豁然開朗:“延清兄所言極是。我會牢記你的話,不斷進取,爭取早日實現自己的夢想。”

兩人聊得投機,不知不覺天色已晚。李延清起身告別:“子安,今晚就聊到這裡吧。明日我還要進宮述職,你也早些休息,準備你的述職吧。”

李子安站起身,拱手道:“延清哥慢走。祝你明日述職順利,我們再找機會敘舊。”

兩人相視一笑,各自離去。這一夜,京城的月光格外明亮,彷彿也在為這對久別重逢的友人祝福。而李子安的心中,也充滿了對未來的憧憬和期待。

李子安由於在任職縣令期間功績上等,加上他自己也想到地方去歷練。

在李延清的運作下,他被派去了一個下等府城當了知府。

自京城分別後,李子安懷揣著李延清的囑託與期望,踏上了新的征程。

他被派往了一個下等府城,擔任知府一職。雖然離開了繁華的京城,但李子安卻毫無怨言,因為他知道,這是自己成長和歷練的必經之路。

在新的任所,李子安迅速投入到了工作中。他深入基層,瞭解民情,傾聽百姓的訴求。

他發現,雖然這個府城地處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