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縣衙的衙役發放試卷。
第一場考帖經,李延清拿到卷子先整體瀏覽了一遍試題,對他來說不難。
李延清先在心裡默默地答了一遍,接著在草稿紙上將易錯的字,寫一遍,這才開始作答。
李延清小心的在考卷上落筆,既要保證字跡端正,又要保證試卷的整潔。
科舉考試時,若是試卷上有墨跡,會有作弊之嫌,所以但凡有試子的考卷是髒汙的就會將該試子的考卷罷黜不用。
正午時分,是放飯的時候,說是放飯,其實也就是發了兩個饅頭外加一碗水,這碗水可能起初是熱的,但輪到他的時候,水就已經變成涼水。
現在正值二月裡,氣溫低的很,李延清便忍著有點乾渴的喉嚨,沒有喝那碗快要涼透了的水,他怕喝了後,又在號房裡吹著冷風,若是感染了風寒,怕是會影響後面的考試。
難怪寒門難出貴子,光是童生試報名便要交二兩銀子,請秀才作保又要二兩銀子,再加上來回的路費,吃飯住宿,算下來考一次就要十幾兩銀子。
普通的農家,一年到頭都指著地裡吃飯,哪裡能掙那麼多錢供孩子讀書。
所以,就造成了世家大族勢力更盛,而平民百姓難出頭的景象。
而在朝堂之上,世家大族的勢力太過於強大,那就會造成與皇權相對立,兩相鬥法,受害的一般都是百姓。
這樣想著,李延清更加仔細謹慎,因為只有科舉這一條路,才能讓他在這個世界上說得上話,才能讓他在這個世界留下屬於他的烙印。
他一定要在科舉這一條路上走出屬於他的康莊大道,他再一次在心裡下決心。
既然做了,就要做到最好。李延清一向都不是一個會輕言放棄,半途而廢的人。
想當初,前世的時候,那麼多的草藥和藥方,帛書和醫書,在老師都說想要全部背下來很艱難的時候,李延清卻堅持不懈的背了下來。
在別人看來,晦澀難懂的醫書古籍,他也能看的津津有味。
李延清覺得也沒有比別人聰明多少,他只是比平常人更努力,更有毅力,更懂得堅持罷了。
不過也許是託了穿越的福,他這一輩子的記憶力比上一輩子的記憶力還要好上許多,就比如一篇文章,他看上個一兩遍就能夠記住,再多看兩遍就能夠絲毫不差的默寫下來。
李延清停下筆,等待著墨跡乾透後交卷。
這一次的考題並不算難,只要能夠將四書五經背熟,將易錯的字記熟,書寫再好看一點,基本上都能過。李延清對這一次的試題的難易程度做出了一個總結。
也不知道團團,現在正在幹什麼,有沒有想他,李延清盯著考卷出神。
在過去的三年裡,李家最大的一件事情就是林氏為李家添了一個人,那就是李顏良,小名團團,是個男孩,現在已經一歲零兩個月了,是前年過年期間出生的。
一歲多的小孩子正是蹣跚學步,牙牙學語的時候,整天都咿咿呀呀的,逗起來可好玩了,李延清讀書之餘就喜歡抱著他逗他玩。
他來考試之前,團團已經會叫小叔了,等他回去了,也不知道團團還認不認識他這個小叔,李延清想到這,低頭笑了笑。
笑完抬頭,看著眼前的試卷,發現墨跡早已乾透,便伸手搖了搖鈴鐺示意他要交卷。
等衙役來收走卷子,李延清走到考場的門口,已經有學子在此等候,等到滿十個人的時候就會有人開門放他們出去。
如果要出考場,必須要十個人為一組,若你是第一個交卷的,早早的就到了門口等候,後面的人要是遲遲不交卷的話,那這第一個交卷的人就要一直在這裡等候,直到滿十個人之後才會有衙役開門放他們出考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