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開會無疾而終,李延清只好先把自己的想法寫出來,整理成一個詳細活動方案。
至於集思廣益,還是等下一次會議吧。
關於此次文比,李延清的初步設想是這樣的。
比試的具體時間,等請示完皇上之後,由皇上來安排。
比試的地點就在他們當初殿試的賢德殿。
具體的參與人選,人數,這還得與其他幾個國家商議了,再做決斷。
其實,要李延清來說的話,其他幾個國家來者不善,具早有準備。直接規定幾人參賽就好,可保不齊那幾個國家事多,這也不同意,那也不滿意。還不如一開始就詢問了他們的意見,商議後再定下來,反正也不是什麼大事。
而比試的內容,既然都說了是文比,那麼肯定是文化方面的比拼。
至於筆試的題目,就由四個國家安排人各自出題,然後匯總在一起。
比試的時候,四個國家分別抽籤決定自己的對手,兩兩對決,決出兩個優勝方之後,再有兩個勝方進行比拼。
比試分為三個階段,也就是三個環節。至於比賽的評判方式,則為積分制,哪個國家積累的分數最多哪個國家獲勝。
第一個環節為“過目不忘”,在一張張紙上寫上各種各樣的成語,由內侍同時出示相同的五十個成語。在規定的時間內,記下並默下來的成語最多者獲勝。一個成語記兩分,共計一百分。
第二個環節名為“步步高昇”,在對手國出的題目當中選出十題依次擺放,答對一題向前一步,記十分;答對十題則全對,積滿分一百分。
第三個環節是“才思敏捷”,由雙方派出知識淵博之人在規定的文化範圍內現場出題,由參與答題者現場搶答,答對積十分答錯扣十分,每方各出題十個,共二十道題,若一方全部搶答並且答對,則積二百分。
這第三環節的分數是最令人焦灼的,強大了才有機會得分,但是你搶到了不一定能得到分,還有可能被扣分。
這不僅考驗的是文化功底,還考驗的是心理素質,這一關玩的就是心跳,玩的就是刺激。尤其是在比分焦灼之時,尤其考驗心性。
其實不必弄得如此複雜,但既然他們提出要文化比試,那麼要玩,就玩一把大的。
李延清有些玩味的想。
也許是受了現代的影響,李延清對自己國家的文化非常自信,他也相信,大祁有很多有才之士,能夠贏下此次挑戰。
停下筆,拿起剛寫好的摺子吹了吹,李延清眉眼帶笑,他該聯絡耿員外郎,召開第二次會議了。
希望這第二次會議能夠有所收穫。
李延清揣著新鮮出爐的活動方案,腳步生風,直奔耿員外郎的辦公室。
他還是要先把摺子交給員外郎看過之後,再請他召集其他官員來開會。
再怎麼說他現在是禮部行走,這員外郎也算是他的頂頭上司,不管是越級彙報還是魚躍雷池都不可取。
這一次的任務,林尚書林大人可沒有讓他把方案第一時間交給他看。
所以無論如何,這個任務都越不開主客司,反正到時候活動方案透過了,那麼最大的功勞還是他的,何必去幹那些得罪人的事呢!
耿員外郎看了李延清的方案之後,沒有過多言語,只是讓小廝去通知各位官員前來開會。
但李延清還是看見了他眼底的滿意之色,想來今天的會議,應該會很成功。
沒過多久,主客司大大小小的官員都陸續到場。
第二次會議正式召開。
會議進行的很順利,李延清的方案全票透過,並獲得一致好評。
既然活動方案確認下來了,那之後便是去協商比試的日期和